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为明确超声吸引器(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国内外各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笔者临床经验,阐述超声吸引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基于此,主要对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最终明确超声吸引器的临床应用优势,证实该仪器的临床应用效果。
【关键词】 超声吸引器; 颅内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2.0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2-0-03
颅内肿瘤发病率的提高,不仅对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常规颅内肿瘤手术方法,以开放性手术为主。虽可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指出,将超声吸引器,应用到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可见,对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加以归纳意义重大。
1 超声吸引器的原理及适用范围
1.1 超声吸引器的原理
超声吸引器(cavitron ultrasonic surgical aspirator,CUSA)为外科手术的常用仪器。该仪器具有振动切割、灌注、吸引三种功能。仪器运行后,钛管可随之纵向产生振动。接触肿瘤组织后,会立即将其捣碎,并将细胞分离。此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并将粉碎后的肿瘤组织负压吸出,既可完成手术。手术过程中,用于冲洗的生理盐水,可经超声吸引器探头周围不断溢出。与肿瘤组织结合后,可实现乳化。因此,吸出肿瘤组织的过程,将更加简单。
贾锋[1]在研究中指出,颅内肿瘤开放性手术,具有凶险性强、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征。手术过程中,一旦触及周围神经血管,或周围健康的脑组织,极容易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由于无医疗器械的辅助,开放性手术过程中,术者的视野往往较差。因此手术效率一般较高,术中出血量较大。显微外科手术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而将超声吸引器应用到显微外科手术过程中,将能够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超声吸引器,具有较强的组织选择效应,安全性更强。与激光治疗相比,该仪器作用范围更加精确,手术效果更好。可见,该仪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2 超声吸引器的适用范围
超声吸引器在普外科、整形外科、神经外科手术中,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王宇等[2]在研究中,选取肝叶切除术患者作为样本,对超声吸引器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指出,超声吸引器的应用,可有效提高肝内各级脉管结构的清晰度。采用超声吸引器断肝,无须阻断肝血流,既可完成手术操作。因此,手术效率更高,且血管与胆道保护效果更好。除此之外,由于超声吸引器本身无止血作用。因此,将其与Tissue-link结合,共同用于手术,将能够进一步縮短手术时间。
曹军[3]在“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中指出,于超声引导下,行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有助于寻找到肿瘤切除的最佳入路,提高切除范围的精确度。但手术期间,部分操作容易导致病灶周围区域血管产生损伤。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将超声吸引器,应用到治疗过程中。利用吸引器,精确地将肿瘤组织吸出,使手术治疗效果得以改善。通过随访观察发现,采用超声吸引器手术的30例患者,仅1例患者疾病于1年内复发。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异常。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超声吸引器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2 超声吸引器(CUSA)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1 术前准备
2.1.1 仪器连接 尚亚军[4]在研究中,对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指出,将超声吸引器,应用到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但如未做好术前准备,临床疗效将大打折扣。超声吸引器的术前连接方法如下:(1)连接电源线、脚踏开关,将吸引瓶挂好。(2)准备冲洗盐水,将其挂好。(3)将真空软管,与吸引瓶及机器相互连接,确保吸引器的吸引功能能够有效发挥。(4)对手柄进行灭菌,一次性吸引及冲洗管路。上述准备完成后,术者需视超声吸引器的型号,对其连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发现连接错误,应立即给予调整。如发现仪器连接后,仍无法运行。则表明超声吸引器,可能存在故障。需注意的是,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术中感染率。术前,对超声吸引器进行严格消毒较为关键。
2.1.2 仪器调试 刘洁[5]在研究中,对围手术期护理对超声引导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了观察。Aleksandrova等[6]指出,术前准备是否妥善,是影响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使用超声吸引器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仪器连接完成后,应将其开启,并进行调试,观察仪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2)准备蒸馏水1 500 ml,使之成为冷却水。准备生理盐水1 000 ml,将其作为冲洗盐水,对粉碎的肿瘤组织进行冲洗。(3)可将高压蒸汽灭菌方法,应用到仪器灭菌过程中,提高仪器灭菌的严格性。(4)开机后,如“Temp”红色指示灯熄灭,则应对仪器吸引装置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正确连接后,指示灯既可亮起。(5)调节振幅按钮,观察振幅是否存在异常。
2.2 术中连接
2.2.1 连接方式 杨红等[7]选取颅内肿瘤患者作为样本,对比了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该学者指出,将术中超声,与超声吸引器,共同应用到肿瘤的切除过程中,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术中连接方法如下:(1)将管路吸引装置以及冲洗探头,与手机连接。(2)将连线前端,与手机连接。(3)采用术前准备的冲洗盐水,与冲洗管后端连接。连接前,需检查管路是否畅通,以免术中无法及时冲洗。(4)冲洗管硅胶部分,应夹好蠕动泵。(5)将吸引管路的一端,与吸引瓶连接。上述连接建立后,如管路已确定畅通,既可随之开始手术。为避免因操作问题,对病灶周围健康组织造成损伤。临床需谨慎操作,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2.2.2 操作步骤 肖宗宇等[8]学者对超声吸引器在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指出,超声吸引器,具有振荡、粉碎、乳化及吸引等多种功能。手术过程中,仪器可首先将肿瘤组织捣碎。在此基础上,采用冲洗盐水给予冲洗,使肿瘤组织乳化。最后通过吸引装置,将组织吸出。进而使肿瘤能够被清除,抑制病情进展。术中使用超声吸引器时,间歇期间,应将输液管上的手轮关闭,避免冲洗盐水流出。另外,为避免吸引瓶内容物流出,对真空负压系统造成影响。临床还需将内容物量,控制在瓶容积的1/2及1/3左右,避免容物量过大,避免导致手术中断。严格控制吸引瓶内容物量具有重要性,且内容物溢出对手术安全性具有负面影响,临床需对此予以重视[9]。
2.3 注意事项及异常处理
2.3.1 注意事项 孙丽军[10]在研究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临床效果的过程中指出,在颅内肿瘤治疗过程中,超声吸引器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效率。但超声吸引器使用期间,一旦操作不慎,手术安全性同样会有所降低。因此,如需将超声吸引器,应用到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术中如停止使用,吸引泵不会立即停止运行。在吸引泵持续运行的30 s内,术者需持续吸引生理盐水,避免管路堵塞,导致手术中断。(2)术后,术者应采用高压水枪,或注射器,对管路予以冲洗,确保管路畅通。生长激素与颅内肿瘤的复发显著相关。将超声吸引器,应用到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而确保术中冲洗管路畅通,则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关键[11]。
2.3.2 异常处理 有研究对Smith-Lemli-Opitz综合征颅内未分化恶性神经胶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疾病治疗效果,进行了总结与分析[12]。指出采用超声吸引器治疗该疾病后,患者的肿瘤清除效果较好。肿瘤组织粉碎后,全部被吸除。且术中未见冲洗管路堵塞、健康组织损伤,以及周围血管损伤问题。上述研究成果,证實了超声吸引器在提高颅内肿瘤切除术安全性方面的应用价值。该学者同样指出,超声吸引器应用期间,可能出现一定的异常。如未给予处理,极容易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术中无吸引、无滴水,为超声吸引器的常见异常现象。以术中无吸引为例,发生该异常时,术者应首先观察吸引量。发现吸引量异常,应逐一排除吸引泵、吸引瓶故障。两种故障,与吸引管均存在一定的联系。调整吸引管的连接后,故障既可解除。
3 超声吸引器(CUSA)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3.1 减少并发症
芦东根等[13]学者,对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了观察。同时,评估了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将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超声吸引器联合应用到肿瘤的治疗中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共2例发生了感染,1例发生了神经功能缺损,1例可见病灶周围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仅10%。反之,采用常规方法手术治疗者,有效率为72.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则为27.5%。发生并发症者,4例表现为癫痫,2例表现为感染,3例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3例表现为水肿。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超声吸引器在减少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并发症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有学者观察了常规MR三维显示颅内肿瘤皮质表面及血管的情况,并利用MR,观察了超声吸引器在治疗疾病方面的应用效果[14]。并指出,治疗前,采用MR观察颅内肿瘤皮质表面及血管情况,可见明显异常。采用超声吸引器,将肿瘤吸除后。再次采用MR观察,可见病灶已消失。通过对病灶周围区域的血管及组织损伤情况的观察可以发现,超声吸引器的应用,术中损伤较小,安全性较强。在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可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在研究过程中,通过CT血管造影,观察治疗前后颅内肿瘤患者的病灶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情况发现,采用超声吸引器切除肿瘤后,病灶周围组织未见任何损伤,证实了超声吸引器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有效性[15]。
3.2 减少出血量
刘正清等[16]学者指出,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与术中操作不慎有关。将超声吸引器,应用到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感染,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该学着选取35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样本,将其分为了两组。一组采用超声吸引器清除肿瘤,一组采用常规方法将肿瘤切除。通过对两组输血量与输液量的观察发现。应用超声吸引器的患者,输液量为(2 136.92±716.13)ml、输血量为(538.46±374.25)ml。
进一步观察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手术,患者术中输液量为(2 190.00±546.00)ml、输血量为(619.23±430.83)ml。对比发现,与常规手术方法相比,超声吸引器的应用,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对患者预后的改善,以及住院时间的缩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有学者观察了超声吸引器在治疗颅内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指出,超声吸引器的纵向振动幅度,一般为0.1~0.3 mm,对病灶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17]。在术者操作无失误的情况下,与常规吸引器,或瘤钳相比,超声吸引器不会对病灶周围结构造成损伤。将其应用到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过程中,还可在显微镜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肿瘤切除的精确度,进而使术中出血量,得到更大程度的减少。文献[18]指出超声吸引器在减少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方面的效果,强调了超声吸引器的应用优势。文献[19]指出,将MRI应用到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可清晰的显示患者的肿瘤变化情况。通过对超声吸引器应用前后,患者MRI图像的观察,可证实超声吸引器的应用价值。
3.3 保护神经血管
钟伟伟等[20]学者,观察了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对其血管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吸引器切除胶质瘤,当肿瘤体积为100 mm3时,切瘤时间平均为10.0 min,患者死亡率为0。采用超声吸引器切除脑垂体瘤,当肿瘤体积为15 mm3时,切瘤时间平均为 5.2 min,患者死亡率为0。除上述颅内肿瘤外,采用超声吸引器,将神经瘤及脑膜瘤切除,同样未见死亡现象发生,切瘤时间同样较短。术后,通过对患者血管神经损伤情况的观察发现,患者均无任何损伤。上述研究成果,证实了超声吸引器相对于常規颅内肿瘤切除术的应用优势,证实了超声吸引器,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有学者指出,在切除颅内肿瘤过程中,超声吸引器之所以能够发挥保护神经血管的功效,得益于其手术原理。手术过程中,术者可采用超声吸引器,将肿瘤组织粉碎[21]。在此基础上,经乳化后,将肿瘤组织吸除。在振荡强度<50%的情况下,上述手术方式,可有效保留直径>1 mm的血管。因此术后,患者往往不会出现过于严重的神经血管损伤症状。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样会因此缩短。文献[22]的研究成果,与前述研究一致,同样强调了超声吸引器在保护病灶周围神经血管方面的功效,为分析超声吸引器的应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该学者同样对患者的住院时间,进行了观察与记录;其结果显示,采用超声吸引器手术者,手术时间为(221.54±64.54)min、住院时间(8.49±0.88)d。
采用常规方法手术者,手术时间为(236.15±48.53)min、
住院时间(15.95±1.42)d。两者对比,进一步证实了超声吸引器的临床应用价值[23-24]。
4 小结
超声吸引器可用于治疗肝肿瘤、颅内肿瘤等多系统肿瘤,适用范围较广。且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达到保护神经血管的目的。但目前,受成本的影响,该仪器并未在临床推广使用。未来,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超声吸引器的研究与普及。为颅内肿瘤患者显微外科手术有效率及安全性的提升,以及患者寿命的延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贾锋.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52例颅内肿瘤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3):290-291.
[2]王宇,赵英,张峰.超声吸引手术刀在肝肿瘤切除手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12):1255-1258.
[3]曹军.超声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6):49-51.
[4]尚亚军.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的疗效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1):4168-4169.
[5]刘洁.围手术期护理对超声引导下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4):144-145.
[6] Aleksandrova K,Boeing H,Nofhings U,et al.Inflammatory and metabolic biomarkers and risk of liver and biliary tract cancer[J].Hepatology,2014,60(3):858-871.
[7]杨红,陈妮,黄晓玲.术中超声与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性病变切除术中的价值[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5,12(12):748-751.
[8]肖宗宇,陈晓娟,裴杰.超声吸引器在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5,20(10):626-627.
[9] Arabsalmani M,Mirzaei M,Ghoncheh M,et al.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liver canc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in the world[J].Biomedical Research & Therapy,2016,3(9):41.
[10]孙丽军.神经外科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3):1753-1754.
[11] Petrick J L,Braunlin M,Laversanne M,et al.International trends in liver cancer incidence,overall and by histologic subtype,1978-2007[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2016,139(7):1534-1545.
[12]舒亚梅,王秀容,喻明,等.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伴抑郁症状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3):559-562.
[13]芦东根,洪涛.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钬激光疗法与立体定向放射疗法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3):51,53.
[14]杨峰,谭庆,孙煦勇,等.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99-101.
[15]漆建,苟章洋,唐晓平,等.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6):538-540.
[16]刘正清,买买提艾力·吐尔逊,罗琴.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8,13(4):206-207.
[17]于萍,侯佳彤,陈适,等.重组人生长激素的替代治疗对颅内肿瘤复发的研究进展[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9(1):122-125.
[18]邢春阳,杨海城,蒋传路,等.显微镜下锁孔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4):6761-6763.
[19]王辉,李文胜,蔡梅钦,等.经眉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5):477-478.
[20]钟伟伟,郑祖安,刘庆.六维床在颅内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8,33(5):511-514.
[21]张海波,卜博,李晋江,等.三维个体化数字影像融合技术在颅内肿瘤显微外科治疗术前评估中的可行性分析[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4,37(1):39-43.
[22]曹杰,缪星宇,师蔚.神经内镜辅助远外侧锁孔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13(3):220-223.
[23]唐朝芳.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8(6):19-20.
[24]邹青,范义国,正刚,等.探讨治疗颅内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9):50-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989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