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分析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究其研究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控制,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和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妊娠后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23%和9.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时进行饮食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值得广大妇产科室进行推广和研究。
[关键词] 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
[中图分类号] R714.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1(a)-0026-02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在妊娠前血糖水平和糖代谢均正常,在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的一类疾病,据统计妊娠期糖尿病近年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该病发病率为1%~5%[1],该病一般在患者妊娠后血糖水平会恢复正常,但是患有糖尿病的产妇在妊娠过程中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对胎儿和自身都造成危害,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剖宫产所占比例较高,且新生儿易出现巨大、早产等意外情况,给妊娠过程带来难度[2]。因此如何在产妇妊娠期采取有效的措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对于产妇和胎儿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该院为了探究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了该次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對照组患者年龄在24~36岁,平均年龄为(27.26±1.56)岁,孕周在28~38周,平均孕周为(33.14±1.36)周,其中初产妇为31例,经产妇为12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25~35岁,平均年龄为(26.17±1.45)岁,孕周在28~38周,平均孕周为(33.21±1.12)周,其中初产妇为30例,经产妇为13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孕周以及初产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开展该次研究。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患者均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空腹血糖水平>5.1 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8.5 mmol/L,患者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孕周>22周且无严重糖尿病并发症[3]。②排除标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患有精神类疾病,无法进行正常交流,存在食物过敏史,以及糖尿病家族病史和患有严重器官衰竭以及其他干扰性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各项体征进行检查,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血糖进行控制,指导患者每日按时按量服药,与患者多进行沟通和交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安抚患者情绪,并维持病房环境卫生等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饮食控制,主要过程如下:①控制每日能量摄入。根据患者的身高和体重计算患者的体质指数,并根据孕妇每日摄入营养的标准即患者每日每千克标准体重能量摄入量为30~38 kcal/kg,其中标准体重为患者身高(cm)-105,为每位患者计算每日能量摄入范围对于妊娠早期患者每日能量摄入量应控制在1 500 kcal以上,对于妊娠中晚期患者每日能量摄入量适当增加200 kcal。②定制每日营养餐。根据患者每日营养热入量,为患者制定每日营养餐,患者每日进行6次用餐,所占比例分别按 20%、5%、30%、10%、30%、5%的进行食物分配,摄入的食物尽量为高纤维低糖的主食,如糙米燕麦等,并注意每餐蛋白质的供应,可以选择优质蛋白质的鱼肉、鸡蛋以及豆类,并指导患者多食用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患者每日营养摄入均衡。③鼓励患者适当运动。患者在妊娠期间,应该控制体重的增长,在患者妊娠中期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轻度的运动,如每日进行散步、爬楼梯训练,轻度的伸展运动等,在运动时,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避免意外的发生,每日运动时间不宜超过30 min[4-5]。
1.4 评价指标
①血糖水平变化值:护理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主要包括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探究两组护理方式对血糖的控制效果。②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患者妊娠后,对两组患者以及新生儿的意外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包括产后出血、羊水过多、胎儿过大、胎儿窘迫以及胎膜早破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上述情况的例数,计算两组患者的意外情况发生率,并进行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
护理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后,得出: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值,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母婴意外情况发生情况
护理后,对两组患者以及新生儿的意外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得出:对照组患者的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为30.23%,观察组患者的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为9.30%,观察组患者意外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饮食控制后具有更高的妊娠安全性,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89,P=0.001),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的早中期,随着孕周增加,胎儿体积不断长大,胎儿对母体营养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会低于正常值,导致肾小球滤过作用增强,但是肾小管不能对糖分进行再吸收,就造成尿液含糖量升高。当到达妊娠中晚期,抗胰岛素物质大量分泌,导致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进而引发患者血糖升高[6]。
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时,控制产妇饮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即通过控制患者每日能量总摄入量,为患者制定每日营养餐,以及鼓励患者进行适当运动,都能達到控制患者体重增长,维持血糖稳定的目的[7]。该院为了探究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效果,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妊娠后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23%和9.3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时进行饮食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母婴意外情况发生率,值得广大妇产科室进行推广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红霞.孕妇保健在孕期健康管理及妊娠期并发症预防中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33):125-126.
[2] 周华.糖尿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8):68.
[3] 汪东霞.饮食控制孕期体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8):164-165.
[4] 黄卉.饮食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1):40-41.
[5] 许小敏,林婕华,江美娇.饮食运动指导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39-40.
[6] 朱晓霞.营养膳食指导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探讨[D].南京:东南大学,2017.
[7] 赵庆霞.妊娠期糖尿病医学营养干预效果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收稿日期:2019-1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50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