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肝硬化诊断中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 ??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分析肝炎肝硬化诊断中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50例疑似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A组,将同期进行体检的52例健康受检者设为B组,均接受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结果:A组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低于B组,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将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可有效对病情做出诊断,检测灵敏度、准确率较高,可作为诊断肝炎肝硬化的重要辅助手段。
【关键词】 肝炎肝硬化诊断 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 单项检测 灵敏度 准确率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four combined tests of liver fun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hepatitis cirrhosis. Method: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8 in our hospital, 5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patitis cirrhosis were selected as the group A, an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52 healthy subjects who underwent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group B, and all the subjects were tested by the four combined tests of liver function, and the test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 Serum albumin and cholinesterase levels in the group A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B, and serum total bilirubin and total bile acid level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four combined tes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ingle tes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our combined tests of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hepatitis cirrhosis can effectively diagnose the disease,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which can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auxiliary means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hepatitis cirrhosis.
肝炎肝硬化主要由慢性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发展形成,病理学可见广泛的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葉形成,进而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造成消化道出血、腹水、癌变等,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1-2]。因此,早期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做出诊断,可有效对病情进行监测、控制,为后期临床治疗提供支持[3-4]。本次研究将四项联合检测应用于肝炎肝硬化诊断中,分析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50例疑似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同期进行体检的52例健康者。纳入标准:(1)认知功能良好,可配合研究;(2)血液、淋巴等循环系统功能良好;(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2)肝癌或合并感染症状;(3)检测前3个月内服用过抗病毒、抗纤维化药物;(4)自身免疫性肝病。将50例疑似肝炎肝硬化患者设为A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6~68岁,平均(51.23±5.21)岁。将52例健康者设为B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35~68岁,平均(51.28±5.0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者均为自愿参与,并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 方法
入选者均进行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具体方法如下:采集入选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 ml作为血液检测样本,置于37 ℃恒温水浴箱内,待血样完全凝固后行离心处理,设置离心机转速为3 000 r/min,10 min后将分离后的上清液作为血清标本;以嗅甲酚绿法检测血清血蛋白水平;以过硫酸钾氧化法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以丁酰硫代胆碱底物法检测血清胆碱酯酶水平;以循环酶速率法检测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在保证检测系统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前提下进行检测。
本次检测所使用的试剂盒均由宁波普瑞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检测仪器为贝克曼AU6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记录两组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胆碱酯酶、总胆汁酸水平。(2)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单项检测与四项联合检测结果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参考值:血清白蛋白:35~51 g/L(3.5~5.1 g/dl);血清总胆红素:5.13~22.24 μmol/L(0.30~1.30 mg/dl);血清胆碱酯酶:(3~8)万 U/L;血清总胆汁酸:0.1~10.0 μmol/L。超出参考值即为阳性。四项联合检测诊断标准:单项检测中一项阳性即为阳性。灵敏度=真阳/(真阳+假阴)×100%;特异度=真阴/(真阴+假阳)×100%;准确率=(真阳+真阴)/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SSP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A组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低于B组,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单项检测与四项联合检测结果及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比较
A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8例,阴性12例;单项检测与四项联合检测结果见表2。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单项检测(P<0.05),见表3。
3 讨论
肝炎肝硬化的病理组织学特征为广泛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5]。肝硬化主要发病机制为进行性纤维化。正常肝组织间质的胶原主要分布在门管区和中央静脉周边,肝硬化时胶原蛋白明显增多并沉着在小叶各处,随着窦状隙内胶原蛋白的不断沉积,内皮细胞窗孔明显减少,使得原有的肝窦组织逐渐演变为毛细血管,抑制血液与肝细胞间的物质交换[6]。肝硬化的大量胶原来自于窦状隙的贮脂细胞,该细胞具有较强的增生特点,可转化为纤维组织,随着病情发展,最终改建肝小叶结构形成肝硬化[7]。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可及时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控制病情发展[8]。
现阶段,临床多采用病理学、影像学、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等方法对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病情诊断,但是病理学检测可对患者造成一定创伤,而影像学检测对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检查医师的操作经验具有较高要求[9]。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可通过简单的操作流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病情做出诊断,且消耗成本较少,可普遍推广应用[10]。
本次研究中,肝功能检测指标主要包括血清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肝脏受损时,血清白蛋白水平会明显下降,可作为有效反应肝功能指标之一[11]。血清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在血液循环过程中,未被结合的胆红素可被肝脏代谢,当肝功能受损时,肝细胞内的胆红素释放入血,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升高。同时,由于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可进一步形成黄疸。血清总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当肝功能受损时,胆汁酸被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胆碱酯酶是一类糖蛋白,肝功能受损时,血清胆碱酯酶可显著下降。因此,通过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可对肝脏的合成、代谢、分泌等多种功能作出准确诊断,以提高检测准确率,降低疾病误诊及漏诊率[12]。
本研究显示,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准确率均高于单项检测。提示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相较于单项检测而言更具有准确性,可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价值。
综上所述,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肝功能四项联合检测,可有效获得疾病诊断结果,且灵敏度、准确率较高,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參考文献
[1]张洪美,袁美莲.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和AST/ALT在诊断丙肝后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3):443-445.
[2]刘景峰,田领,白江涛,等.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4):3176-3178.
[3]王辉,刘晓晶.CT检查与病理诊断早期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3):93-94.
[4]瞿茹莼.腹部超声检查在肝硬化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20):2383-2385.
[5]王莉,裘云庆.核素肝门静脉血流显像对肝硬化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肝脏,2016,21(4):319-320.
[6]李昊,陈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关于肝窦血管重塑的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3):344-347.
[7]刘斌,方正亚,孟冬梅,等.肝硬化并发症治疗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12):1152-1155.
[8]张月.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控制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7):13-15.
[9]李正鑫,陈洋溢,赵志敏,等.基于肝脏病理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FibroTouch测量值的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2):107-113.
[10]林秀梅,朱冬林,陈文思.肝纤维化四项检查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联合检测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中的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12(8):1136-1138.
[11]史艳春.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总胆汁酸、前白蛋白、胆碱酯酶对肝硬化及其分级的临床价值[J].中国病案,2018,19(3):109-112.
[12]陈思瑾,秦榕,高建鹏.自身抗体与血浆炎症因子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的诊断价值[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7,24(8):859-861.
(收稿日期:2019-09-23) (本文编辑:李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81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