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病因以及临床特点, 为患者的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 根据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分为实验组(大面积脑梗死)与对照组(一般脑梗死), 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病死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增高、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完全偏瘫发生率分别为80.00%、66.67%、85.00%、58.33%、70.00%,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41.67%、51.67%、31.67%、48.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037、7.5524、15.4044、8.6195、5.8293, P=0.0102、0.0060、0.0000、0.0033、0.0158<0.05)。实验组患者病死率26.67%(1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7%(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8, P=0.0369<0.05)。结论 在对临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 应当明确患者存在的风险, 并做好积极的预防操作, 尽早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处理, 这对于患者并发症的控制和病死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常见病因;临床特点;病症体征;病情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2.013
脑血管疾病在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 是一种对人类健康以及生命造成威胁的常见病症, 而在我国临床研究中发现, 脑梗死为死亡病因的患者人数相较于冠心病为死亡病因的患者例数高出三倍以上[1]。大面积脑梗死在发生时病情进展迅速且起病急促, 患者即使在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多, 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已经受到了现代人群的重视。普通脑梗死危险程度本就已经很高, 大面积脑梗死主要是指患者的脑部血管内出现大面积的梗阻, 进而导致患者在发生脑梗死时脑组织受损面积更大, 所以患者的危险性更高[2]。而在对病情进行分析时, 医务人员首先应当了解患者脑梗死的具体类型, 根据患者的病症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而在临床上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就需要明确脑梗死和大面积脑梗死之间存在的病理特点差异, 这样才能保证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3]。本次研究将2017年1月~2019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 录入该时段内在本院数据库中存在登记资料的患者作为实验样本, 探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常见病因以及临床特点, 为患者的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9年5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 录入该时段内在本院数据库中存在登记资料的患者作为实验样本, 选择符合要求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在入院时符合本次研究疾病诊断标准;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可耐受本次实验各项调查以及后续随访;患者在3个月内未接受过其他实验操作。排除标准:患者不耐受本次实验或机体功能损伤严重;患者处于妊娠期或疾病恢复期;患者缺乏正常认知功能或处于长时间昏迷。本次研究中患者资料录入excel表格分组以及其他资料分析操作由本院统计人员进行, 患者(或家属)对实验要求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的脑梗死面积分为实验组(大面积脑梗死)和对照组(一般脑梗死), 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53~77歲, 平均年龄(64.3±4.3)岁;男女比例36∶24。实验组患者年龄51~79岁, 平均年龄(65.1±4.7)岁;男女比例34∶26。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 相关医务人员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相关病史以及基本资料, 明确患者的脑梗死状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检查结果, 对患者病症进行初步诊断, 按照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包括血压增高、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完全偏瘫等。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增高、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完全偏瘫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实验组患者病死率26.67%(16/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7%(7/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8, P=0.0369<0.05)。
3 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因素主要与患者颈内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闭塞有关, 患者病情较为严重, 并且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病死率达26.6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68, P=0.0369<0.05)。即使患者在发病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疗, 患者仍旧有可能留下严重后遗症, 所以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明确对于脑梗死的预防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在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后, 患者的临床偏瘫状况较为完全, 有70%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完全的意识障碍和眼球凝视麻痹, 大部分患者会合并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4]。所以医务人员在接到这类患者后, 若患者存在上述病症, 则需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大面积脑梗死的可能性。若患者在临床治疗时, 体征与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特点较为接近, 医务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及时明确诊断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5]。
部分临床研究认为高血压病症是患者出现大面积脑梗死的首要危险因素[6], 高血压由于会对患者脑部血管造成极大的影响, 通过压力和机械性刺激对患者的大血管或较大血管的内皮细胞产生直接影响, 这就会导致患者体内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在此基础上, 患者就有可能出现血栓或发生斑块脱落而引发大血管的栓塞[7]。 而在患者发生大面积脑梗死前, 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因[8], 并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有助于预防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对于心房纤颤的患者来说,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好自我保护, 并且根据自身病情进入心血管专科经验受检查, 可采用药物以及射频消融等电生理方式纠正患者的心房纤颤状况, 而如果患者难以对心律失常进行纠正, 则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 在患者出现高危状况时入院接受治疗。而对于心房纤颤合并腹壁血栓的患者来说,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抗凝治疗, 预防由于腹壁血栓脱落而引发的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 对于缺血缺氧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对患者進行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发现患者的具体脑血管变化状况, 对可疑的病例进行其他的脑血管检查, 以发现患者的颅内或颈动脉狭窄状况, 必要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狭窄动脉支架成形术, 对于多个危险因素合并存在的患者来说, 在对患者脑梗死进行治疗时, 更需要预防各种危险因素, 做好脑梗死的二级预防, 通过有效且合理医疗手段来防范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 临床研究中认为采用早期开颅减压术对患者病情进行控制, 能够有助于对大面积脑梗死进行治疗。
在大面积脑梗死中, 缺血性脑梗死十分常见, 仅有小部分患者为出血性脑梗死, 都是因为脑部血液循环出现异常而引起各类症状, 而血管病变以及血液疾病是主要因素, 因为血管壁发生改变后很容易导致血液不能正常供应[3]。此外, 长期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压力较大、血脂高、血糖以及血压高都可能导致血管出现粥样硬化, 而颈内动脉或颈外动脉内膜增厚, 就会出现血管狭窄甚至堵塞的情况, 从而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而大部分粥样硬化都在颈动脉分支处以及起始点, 在血液进入远端血管时发生出血, 长期如此就会变成斑块, 从而形成血栓, 所以需要及时对斑块组织以及回声、血管壁厚度进行检查确认, 才能尽早对大面积脑梗死进行预防[4]。但想要有效预防, 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 避免油腻、高糖分的食物, 做好血压、血糖的控制工作,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做到不熬夜、多运动, 切忌暴饮暴食, 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 降低气温变化带来的不适[5]。
综上所述, 在对临床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 应当明确患者存在的风险, 并做好积极的预防操作, 尽早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处理, 这对于患者并发症的控制和病死率的降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丛丛, 谢光霞, 张俊利.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体外膈肌起搏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疗效及对膈肌功能和脑血流动力学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 28(35):3909-3913.
[2] 李文涛, 李志平, 王婵, 等.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17(21):3395-3398.
[3] 桂思, 韦小参, 丁国恒. DWI联合头颈部3D-TOP-MRA在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21):207-208.
[4] 陈梁志. 依达拉奉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老年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 12(30):79-80.
[5] 林丽霞.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及术后护理措施. 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28):186-188.
[6] 李娜. 依达拉奉结合尤瑞克林用于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探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27):117.
[7] 覃海平. 大面积脑梗死合并重症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1例的治疗体会. 基层医学论坛, 2019, 23(29):4277-4278.
[8] 王小林.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转化发生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 6(30):180, 186.
[收稿日期:2020-01-0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8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