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循证护理在老年上肢骨折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玉静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上肢骨折病患者常见问题的护理对策。方法:将循证护理应用于78例老年上肢骨折患者。结果: 患者功能锻炼、服药依从性、恢复状况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循证护理是护理学进展的需要,他可以帮助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也可以促进传统护理向着更科学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上肢骨折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91-0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12月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共78例,均符合外科学骨折诊断标准,有X线和临床典型表现,其中尺桡骨骨折28例,肱骨外髁骨折15例, 肱骨髁上骨折8例,锁骨骨折12例,肱骨干骨折16例。均选择基础加神经阻滞麻醉, 手术切开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内固定,愈合良好, 6~ 8个月取内固定, 无并发症发生。其中男48例,女30例,年龄58-85岁,平均62.3±8.7岁,体重48-87kg。
  1.2方法:
  首先对查阅文献,对相关疾病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将最好的证据结合临床专业知识、经验及患者的需求制订出适合患者本人个体化的整体护理。确立问题以予干预。对入组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提出护理问题, 不能有效科学制定措施的护理问题进行循证。
  1.3实施:
  受伤后:及时处理开放性外伤,做好止血,建立通道,及时处理休克,进行全面检查,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观察生命指征,杜绝应激反应引起的心率、血压升高导致意外事件发生。
  手术前:及时做好手术准备,建立输血输液通道,执行医师口头及书面医嘱,做好基础麻醉,进行心理干预,给患者及家属讲清手术前注意事项,消除术前紧张情绪,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后:定时观察切口和末端血运情况,及时检查绷带及石膏松紧度,定时巡查患者情况,观察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及时处理患者疼痛感,向患者讲清服药方式及剂量,并定期巡查。嘱患者早期下床锻炼,教患者进行适当和正规的功能锻炼以及进食注意事项,处理并发症,预防静脉血栓、肺部感染以及其他应激反应可能引起的其他老年病。
  出院后:向患者及家属讲清用药方式剂量等注意事项,教给患者正规的功能锻炼方式,让其掌握,并记录其联系方式,定期进行随访。
  2、统计学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有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显著性标准为P=0.05。
  3、结果:
  78例患者满意度从原来的82%提高到99%,患者疾病知识掌握、饮食、运动和体重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与循证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4) 。
  4、讨论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1]。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国际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理念和护理方法学。通过循证,强化了预见性护理的意识,制定对应的护理计划,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并发症。护理管理人员在制定护理计划时也常常感到很难找到真正的“标准”。护理理论和护理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的目前护理科研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大多为定量研究,很少涉足定性研究领域。由于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疲劳度以及心理压力很大,有统计数据显示,54.1%临床护理人员未把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是由于工作疲乏[2],这些情形都限制了临床实证的发展。我国的护理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开展“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科学的整理、系统地应用,以提高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提高我国护理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护理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家良,刘鸣.21世纪的临床医学:循证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邓小梅,张静平,黄海珊.国内开展循证护理的困境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8):57-5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28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