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407-01
【摘要】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对腹部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吸入异氟醚,静脉注射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两组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腹部手术;血液动力学
术中应激反应小,血液动力学平稳是腹部手术麻醉选择的主要依据。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心血管的安全性较高,长时间持续静脉滴注无蓄积,苏醒质量好[1]。我院自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对100例腹部手术的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00例均为我院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无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无药物过敏、恶心呕吐史,无精神、神经疾病史, 48h内未使用过影响心血管的药物和阿片类药物,无相关麻醉禁忌证,主要脏器功能正常,ASA评分Ⅰ~Ⅱ级。其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平均(42.5±5.2)岁。体重 (53.7±7.6)kg,身高(161.2±4.9)cm;手术类型:21例腹股沟斜疝,30例消化系统肿瘤, 20例胆囊炎、胆石症,20例子宫、卵巢疾病,3例胃溃疡,其他6例。开腹手术78例,腹腔镜手术21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ASA评分、疾病类型、手术类型、合并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麻醉方法:两组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式,在麻醉准备室内先行七氟醚吸入麻醉。⑴对照组吸入异氟醚1.0%~2.5%,静脉注射芬太尼1.0μg/(kg•h)维持麻醉;⑵观察组以注射泵输注丙泊酚4.0~8.0mg/(kg•h)和瑞芬太尼0.2~0.3μg/kg,间断静推维库溴铵0.06~0.08 mg/(kg•h) 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要求调整丙泊酚或瑞芬太尼输入速度,根据循环监测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判断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前5 min停止输注。术中持续监测BP、HR、SpO2变化。
1.3 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基础值)、诱导后(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5 min(T3)、10 min(T4)时的心率(HR)、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结果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血压升高、心率增快,P<0.05。详见表2-1。
表2-1 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SPB、DPB比较
3 讨论
瑞芬太尼是一种主要通过非特异性酯酶水解的超短效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半衰期极短,给药后50~60s秒即可达到峰值,静注后1min可达到血脑平衡,重复用药无蓄积,不影响肝、肾功能,镇痛作用强于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后具有镇痛作用强,苏醒迅速、后遗症少以及对应激反应抑制好等优点[2],且维持麻醉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要比芬太尼更有效。丙泊酚是常用的静脉全麻药,其作用时间短,同样具备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全麻术后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二者配伍使用可达到较为满意的麻醉效果,能更有效地抑制气管插管和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且可减少丙泊酚的用量[3]。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全身麻醉,插管前后血压、心率及无明显变化,P>0.05,这说明该麻醉维持方式不会对患者的血压、心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维持术中应激反应小,血液动力学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清河,肖旺频,姚明,等.瑞芬太尼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的对照研究[J].浙江临床医学,2007,9(2):161-162.
[2] 付爱丽.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7,9(4):554-555.
[3] 于静,赵海燕,林常惠.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屏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2413-2114.
作者单位:043800 山西省闻喜县人民医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34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