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注重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标准。语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课文欣赏、理解、领悟与分析能力的养成,这些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而这些能力的养成是一个长期不断提升的过程,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把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分析能力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贯穿始终。就这个话题,结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思考,谈几点体会。
  
  1 立足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立足于课文的阅读指导。课本的每篇文章都是经过专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每当上新课前。我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一些较简单的思考题。如“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你最欣赏课文中的哪一段。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思考题去预习课文.并把它记下来。课上让学生汇报交流预习课文的情况。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尽管问题很简单。但完成的作答也不尽如人意。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有针对性地引导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多读几遍.品味感悟,这些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有些问题会让概括与分析能力较弱的学生感到“吃力”。我就以“寻求帮助”的语气,向学生求助,让概括与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发挥的“小老师”作用,引领大家积极发表见解.互相补充.形成共识。有效解决了难点。只要教师思想重视,并长期坚持课文阅读指导.学生的阅读水平一定会有效地提高。
  
  2 强化阅读训练。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既不是一朝一夕强化训练能达到的。也不是单靠教师的传授,而是长期训练而养成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不断训练、探索积累、逐步提高。
  在侧重课文教学中阅读指导的同时,为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我经常从报刊或图书中挑选一些内容通俗、情节生动、语句优美的短文或片段复印给学生.并加注有关要求让学生作答、每周完成一篇这样的阅读训练。星期一上学时,将自己完成的作业在小组内交流.对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倾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难处,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刚开始这种训练时。相当部分的学生都存在不同的缺陷,有的重点没把握住.有的分析出现差错,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训练次数的增加,交流的机会增多,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出现差错的概率逐渐减少。同时.每月组织一次学生阅读汇报会,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阅读心得.讲一讲通过阅读训练,自己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要求,等等。用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分析能力。
  
  3 拓展阅读范围。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既要立足于课文教学指导,又要让学生博览群书,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及提出阅读要求。
  一是结合自己的爱好或课本中学习的需求选择读本;二是掌握阅读方法。阅读应该是泛读、精读相结合。泛读求广,精读求深。泛读指的是广泛地浏览,粗略地读,不求甚解,只对一些感兴趣的地方认真看一遍就行了。精读指的是认真地细读。读通读懂,读熟读透,品味感悟,读出灵感。好的文章就要我们潜心精读,反复品味,从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三是要随身携带笔和记录本。养成“看书动笔”的良好习惯。对优美的段篇词句、生动的情节片断、精彩的开头结尾摘抄下来。作为日常习作的参照材料。这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非常重要,更对学生的习作提供了精彩的范例。只要长期坚持经常看书。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以致用。相信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得到大幅提升。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原因有二个方面。一是教师本身事务性工作繁琐。明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非常重要。却只求在课堂中结合课文教学给予阅读指导.无暇顾及强化阅读训练和课外阅读指导;二是因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周期性长.见效慢。如果教师“急功近利”,坚持一段时间就会失去信心.随后就流于形式了。
  不可否认,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教师要花费大量的心血。特别是学生阅读能力参差不齐,有的班级学生整体阅读水平较差时,教师更会觉得累,更会感到难。觉得自己的付出收效甚微,就“泄气”放弃了。但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怎么可以轻言“放弃”呢?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要有一股“不达目标誓不罂休”的毅力,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福建福清市港头镇岭头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8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