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鉴铭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职教育也步入了快车道,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就是引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形势发展及其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综述近几年学者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定位和高职院校的定位两个层面。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定位存在着一种办学层次越高、规模越大,学校就越能办成“一流”的错误观念;在基本途径上存在着行政武断、照搬照抄等几种错误的做法;在实践上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的倾向;在办学定位的内容表述上,千门一面、千篇一律,雷同现象十分严重,没有形成办学特色。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决定着学院的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确立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基础;正确选择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基本途径是形成科学定位的重要手段。正视示范性高职院校定位问题,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科学定位问题,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前提。
  关键词:高职教育;示范性高职院校;定位;存在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叶鉴铭(1962-),男,浙江杭州人,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中华职教社专家委员会委员,杭州中华职教社主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9-0018-04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6年11月正式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国家在“十一五”期间,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2006年至2007年已立项的70所示范性建设院校基本上代表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水平。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逐步展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从而也引起了专家学者研究示范性高职教育的浓厚兴趣。本文对我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略作探讨。
  
  一、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背景
  
  2006年至2007年我国已有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今年还将会有30所高职院校立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既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结果,也是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要的结果,预示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信心。
  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有多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将引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于1999年开始扩招,每年高校学生数稳步增长。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36万到2005年的504万人,我国近六、七年高校的招生人数每年都以2位数增长,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毛入学率超过了21%,2006年毛入学率上升至22%,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而且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04年高职院校1047所,招生237.4万人,占本专科招生人数的53.1%。 2005年至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又有了新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数已经占据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的“半壁江山”,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数在整个接受高等教育的总人数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弱势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决定的。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在校生数量的增加和高职院校规模的扩大,高职教育的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不良的教育质量势必对高职教育的形象和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重视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质量标准是我国高职教育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有助于从理论与实践上把握我国高职教育的质量,对其他高职院校具有良好的示范、引导和借鉴等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开始实施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发挥它们的示范性、引领性、品牌性和辐射性作用,让它们的功能释放而带动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几乎可以等同于高等教育的“211”工程,也可称之为高等职业教育的“211工程”。
  
  二、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
  
  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是在科学分析社会需求和学校所处环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实力确定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合理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空间,明确学校的奋斗目标和办学特色,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准确的办学定位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发挥示范性、引领性和辐射性的重要条件。2006年和2007年国家共确定了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遍布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从省级分布看,占4所以上的有浙江(5所)、江苏(5所)、山东(4所)、湖南(4所)、四川(4所)等省,占3所的有6省,占2所的有12省,占1所的有6省;从地区分布看,分布于我国的各个地区,有些属于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院校属性看,有综合类职业院校,也有行业属性较强的职业院校;从办学历史看,最早的是20世纪80年代所建,已有20余年的历史,最晚的是21世纪初期所建,只有几年的历史;从专业分布看,70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基本上涵盖了我国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专业;从办学定位看,绝大多数示范性高职院校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办学定位比较准确,但有些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与一般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没有什么区别,从办学定位上看不出其属于示范性高职院校,甚至有些综合性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行业性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的表述上相似或者相近。
  笔者在对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后,认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从思想观念上看,目前,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存在着一种错误倾向,认为学校的办学层次越高、规模越大,学校就越能办成“一流”。其实,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能办出一流的教育。
  其二,从基本途径上看,示范性高职院校确定办学定位的途径有几种错误的做法:行政武断,即完全凭少数人的意志、以行政强权来决策办学定位。这种确定办学定位的途径不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规律,势必会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盲目照搬,即在办学定位确定过程中不顾自身条件盲目照搬其他院校。确定办学定位可以参照其他院校的做法,但必须考虑自身条件,结合自身实际,还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当社会发展检验学校的办学定位存在差错时,就应当及时根据需要调整办学定位,因此,办学定位更应当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其三,从办学定位的实践看,办学理念定位出现“重学术轻技术”的倾向。有些示范性高职院校过多强调传统的学科性理论教育,忽视专业技术和专门技能培养的“重学术轻技术”的做法,势必将弱化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失去示范性高职院校自身的特色。办学目标定位脱离社会现实。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就是要培养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核心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职业素质。虽然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已初步认识到办学目标定位的重要性,但是目前还主要停留于感性认识的层面,脱离社会和脱离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办学现状还普遍存在,办学规模求大求全。应该说,示范性高职院校与规模大小没有直接关系,每一所示范性高职院校都可以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质量人才,从而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办学层次定位出现盲目提升现象。有一种观点认为,把示范性高职院校定位于专科层次,限制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使得有些示范性高职院校调整办学思路,想方设法要把自己建设成为普通本科院校,以此来提升学校的层次。无疑,这种趋势既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也违背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初衷。

  其四,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表述内容看,存在办学定位内容表述雷同现象,没有形成办学特色。据笔者统计,在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内容表述中,有“面向全国”,“服务全国”,“辐射全国”,“立足全国”,“立足某省”,“立足高职”,“面向世界”,“国内一流、国际影响”,“国内示范、亚洲一流、世界先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等相似表述的有47所院校,占示范性高职院校总数的67.1%。“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是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问题是不同的高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应该有所区别,示范性高职院校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应该有所区别。笔者在统计、分析、研究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发现,有“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等相似或相同表述的有33所院校,占示范性高职院校总数的47.1%。办学定位是办学特色的基础,办学特色是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在全国7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内容的表述上,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共性问题:第一,有大量的表述内容相同、相似或相近;第二,有些属于综合类示范性高职院校与属于行业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内容的表述雷同或相似;第三,有些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院校办学定位内容的表述相同、相似或相近;第四,有些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院校办学定位内容的表述相同、相似或相近;第五,办学时间相对较长与办学时间相对较短的院校的办学定位内容的表述相同、相似或相近;第六,表述内容太大、太空、太高,没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我们知道,要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影响”,“国内示范、亚洲一流、世界先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谈何容易。众所周知,一所国际知名的高等院校的形成,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内涵积累与发展,当今世界上知名的高等院校,哪一所没有几百年的历史积淀。而有些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描述自己的办学定位时说3年或5年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亚洲一流、世界先进”,等等,这种脱离实际的办学定位的表述或描述,既不利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亦必将给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三、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对策研究
  
  在分析和研究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有些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与行业经济发展脱节,与本院校所处的地区、办学时间的长短、学院的属性不相符合,盲目求大求全,盲目追求一流,而忽视自己实际现状等问题,必须积极探求原因,寻找解决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对策,使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趋于科学与合理。
  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决定着学院的发展方向;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又是一个多元的综合的复杂的体系,办学定位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有总体目标定位,又有具体目标定位;既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又有办学模式定位;既有当前的办学现状定位,又有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既有服务面向的定位,又有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既有办学层次的定位,又有办学类型的定位;既有实训实习基地的定位,又有师资队伍建设的定位,等等。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还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动的动态体系,既要有近期的发展定位,又要有中长期的发展定位,还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适时的调整。因此,在研究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它的重要性、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长期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发展性等,这样才能有比较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确立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基础。在确定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时,先要澄清办学定位上“求高”、“求大”、“求全”的错误观念,要根据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国家的相关政策确立办学层次,要结合学院的实际状况确定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关于高职教育办学类型的定位经过多年的争论已经尘埃落定,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已经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高校都能办出一流的教育质量,盲目追求“高”、“大”、“全”只能使学院偏离发展方向,失去办学特色。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一些著名高等学府在创办初期大多数规模不大,层次不高,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初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规模发展与内涵积累,后来才逐渐过渡到综合性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确立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基本途径是形成科学定位的重要手段。办学定位是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核心要素,也是创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基础。要形成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办学定位,必须克服行政武断、盲目照搬的错误行为。在学院总体目标定位形成之前,要认真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发扬民主;在学院总体目标定位形成的过程中要充分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保持优势,破解难点,弥补不足;在学院完整办学定位形成之后,还必须接受社会的检验,因为,办学定位并不是凝固不变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办学定位也应该适时适度地做出调整。
  从办学实践上规范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势在必行。针对“重学术轻技术”,把高职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的倾向,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在办学中摆脱学科本位观念,树立能力和技术本位理念;并且,也只有把握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定位,突出职业教育重视技术的特色,高职教育才会有明确的办学方向。针对办学目标定位脱离社会现实的现象,目前,虽然精英教育仍应保持一定的比例和发展速度,但社会需求的是大量的实用型、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因此,示范性高职院校必须正视这一现实,以社会需求,尤其是本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指向,准确定位,并通过准确的目标定位或市场定位,使示范性高职院校永远紧跟市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永远成为引领我国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航标。实践表明,真正在教育市场中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院校在于目标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并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办学规模的大小与办学效益的高低并不完全成正比,针对办学规模定位求大求全的问题,示范性高职院校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找到生存和发展的契机,创办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从而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从而走向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认可度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的良性循环轨道。无序扩大办学规模,势必会造成师资队伍、教学设施、后勤保障等教育资源的严重不足。准确的办学层次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针对办学层次定位出现盲目提升现象,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定位必须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必须明确高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其办学层次与普通高等教育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示范性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
  示范性高职院校应该在各个方面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针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的表述上存在千篇一律、太大、太空、太高、脱离实际等问题。究其原因,有些院校在办学实践的过程中,确实也结合了自己的实际,只是为了在申报示范性高职院校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取得成功,因而在文字表述上哗众取宠,盲目夸大;有些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描述自己的办学定位时,完全脱离了自己的办学实际,一味追求表面文章,结果才出现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上雷同现象严重,几乎没有特色可言的不良现象。从表面上看,虽然这种现象只是一种文字表述而已,或者说只是一种文字游戏,但实质上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基础差、经验不足,特别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是一种新生事物,又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只有从办学定位入手明确办学方向,才是建设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基础。定位的关键是科学与准确,要做到科学与准确就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第一,现实与长远相结合确定办学定位;第二,学校实际与发展潜力相结合确定办学目标;第三,与国内同类院校乃至国外相关院校相比较确定办学定位,尽可能地彰显自己的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办学之路。正视示范性高职院校定位问题,研究和探索高职教育科学定位,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周济.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6-11-14(1).
  [2]姚云.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政策解读与评审过程――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与高专教育处范唯处长[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3]杨林生,牟惠康,佘雪锋.区域经济发展视野中的高职院校定位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4).
  [4]李蓓春,金川.论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确定的方法与途径.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5]段志坚.高职院校的竞争力从何而来[J].教育与职业,2005(3):24-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4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