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练笔――学生习作之源头活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题,学生的作文:“假”,说假话,写假事;“大”,小孩儿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此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师,影响着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教师平时花在阅读教学上的时间较多,对作文教学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少。而且教材本身每学期也只明确了七次大作文训练。只在作文课上讲作文、写作文,每学期次数有限,学生练习的机会有限,所得肯定有限。要想克服当前的弊端,教师需在课内课外不断帮助学生寻找更多的练笔机会,从而真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课内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把小练笔的训练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阅读教学后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趁热打铁,进行读写的迁移,是练习写作的最好时机。
  1.捕捉课文的空白点补写。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的字里行间留有空白,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教学时,如果教师能抓住课文中的空白处。让学生合理扩充,不仅能丰富课文内涵,同时也能使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得到升华。
  例如,《孔子游春》一文的结尾写颜回弹唱自己的志向之歌后,孔子“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这是课文的一个高潮,但文章并没有写出这段歌词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补白式练笔:“颜回的志向之歌,令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请你联系全文,发挥想象,补充歌词内容。”在学生练笔之前,教师还应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以下要求:“要考虑到孔子谈水对弟子的影响,颜回的性格特点,还要体现自己对课文情景人物的感悟。”这样,练笔时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泗水河畔的春景,孔子师生间的深情,孔子精彩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教育方式……这个练笔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放入课文情境并获得美的体验的过程。
  2.捕捉范文的特点仿写。
  现在许多课文文质兼美,文章的构段、遣词造句独具匠心,仿写能让学生悟出表达方式的真谛,使学生受益匪浅。如《东方之珠》的第五自然段语句优美,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三句话用两个比喻句写出了“香港的夜晚,是灯的海洋”。因此,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比喻句的精妙之处,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仿照这种写法。例如,写一篇反映热闹场景的短文:“一到节假日,大街上热闹非凡……;一清早,菜市场里热闹非凡……”采用不同的内容来突出热闹,练笔的内容多元化了,学生也能通过这一小练笔体会到围绕第一句话来展开叙述这一写法的真谛。
  3.捕捉情节的发散点续写。
  教材中,有许多故事类的课文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对课文进行合理延伸,从而进一步挖掘、体会文章的寓意。
  例如,《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中小骆驼起初因为不了解驼峰、脚掌和睫毛的作用,听了小红马的嘲笑后觉得很委屈。后来,妈妈带他到沙漠里走了一趟,使小骆驼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的练笔:“沙漠旅行结束了,一天,小骆驼到小溪边‘照镜子’时,小红马又看见了,接下来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你试着写一写。”这样的后续练笔,不仅可以充分展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而且还能促进他们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4.捕捉文体的特点改写。
  每一册语文教材中往往交叉着多种文体,相同的内容经过不同体裁的表述,所收到的阅读感悟是不同的。灵活地指导学生进行文体的转换和改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写作技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把古诗改写成散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再创造的“小练笔”。例如,把古诗《山行》改写成散文:深秋时节,独自走在山间的一条石头小路上,这条幽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林的晚景,我被陶醉了,要尽情观赏。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将这些联想与诗句的意境有机融合起来,让学生动笔生花。
  二、课外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在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就会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教师要积极构建“作文与生活”的桥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明白作文就是为真情而写,为兴趣而写,为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写。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儿童的多种感官作用于同一对象,印象尤为深刻。以后一旦提笔,就会马上回忆起当时的活动情景,顺利地进行习作。当见识广了,生活丰富多彩了,习作自然也就会“美丽”起来。
  小学生课外练笔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几种形式是行之有效的课外练笔方法。
  1.日记练笔。
  要求学生每人准备日记本。平时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认真观察、聆听,用心思考、感悟,然后把自己耳闻目睹的、感受深刻的内容表述出来,精心地收集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类练笔一般定时完成,可以每天一篇,或每周两三篇。内容广泛,甚至可以记述梦中的情景,表达方式灵活,字数不限,少则几十字,多则几百字。
  2.读书练笔。
  每学期教师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尤其要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使学生从小受到经典名著的熏陶,尽早步入优秀文学的殿堂,对于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启发他们的创造性都大有好处。不动笔墨不读书,要鼓励学生勤做笔记,包括摘抄好词好句、概括主要内容、畅谈收获体会、“精剪”报刊杂志等。当然,这要求学生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时事、节日练笔。
  一年中,节日较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劳动节、母亲节、儿童节等等,这些都是习作练笔的好时机。如母亲节前后可摘录、积累赞美母亲的佳言锦句,写慰问信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写记叙文颂扬母亲的高尚品质;也可结合时事练笔,如结合日本大地震、建党90周年等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学生通过收看电视、查阅报刊、访问亲友等多种途径了解情况,自由拟题练笔。
  4.活动练笔。
  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是最真切的,在活动中练笔是最能反映童真童趣的。因此,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不仅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活动,还应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通过参观、访问、实验、劳动等活动,让他们从小接触社会,亲身实践,丰富生活内容,扩大视野,从中吸取和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及时记述在活动中的见闻及感受。
  5.征文练笔。
  学校可定期确定主题,举行征文比赛。如“交通安全在我心中”、“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同时,教师要捕捉报刊杂志上的征文信息,动员学生积极参加。这类练笔,贵在参与,教师要多给学生鼓劲,帮助其树立写好习作的信心。要留给学生充裕的写作时间,让他们围绕主题在生活中观察、体验、搜集参阅相关资料。初稿完成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精雕细刻”,力求写成一篇佳作。
  总之,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就要像孙悟空那样善于七十二变,让每一次的练笔都变成不同的大家容易接受甚至是喜欢的形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善于抓住一切机会,让习作练笔不动声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教师每一天的教学和学生每一天的生活中去。只有这样一天天累积,一点点练习,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