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堂观察,启思导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明甫

  二年级的熊老师上识字课,她问:“同学们怎样记住‘虹’这个字呢?”一男生举手说:“由一个‘虫’字旁加上一个‘工’字。”另一个学生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虹’字是虫字旁呢?”老师听到学生的疑问,笑着说:“问得好,下课我们再一起找答案好吗?”老师就这样把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处理了。
  这是一个教学契机,课堂上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熊老师这样处理也蛮有道理:一来她积极鼓励了学生的质疑,肯定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约定了继续探讨的时间;二来这节课还有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老师不得不打住学生这种突然的发问。我当时被学生的这个问题所触动,于是想:假若老师不怕花时间,不会被自己的教学任务所困,抓住这个契机,统计一下班上有多少个学生愿意探究这个问题,如果学生较多,老师不妨就放弃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带领学生去查字典,找资料,探究“虹”字为什么是“虫”字旁的原因。这不是更有用的学习吗?这种学习不是比学习十几个生字更有意义吗?即使师生的手头资料有限,不能找到让学生满意的答案,我想这个过程也是非常有益的。其理由有三:一是我们的教学观念在真正实现“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二是我们可以向学生展示“探究学习”的真实过程,让他们认识简单的探索方法和探索过程;三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战胜困难的认真态度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我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灰雀》一文时,我问同学们:“读了课文第一自然段后,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开始只有两三个同学举手发言,说“列宁喜爱灰雀”“灰雀很可爱”。我追问道:“你们从哪儿看出列宁喜欢灰雀的呢?”于是焦点就集中在列宁“还经常给它们带面包渣和谷粒”上了。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发言、争论:有的说“这是列宁很了解灰雀,他们是朋友,知道灰雀饿了”;有的说“灰雀不是在‘欢蹦乱跳地唱歌’吗,这是列宁知道灰雀累了,才喂它们”;有的说“这不是冬天吗,鸟没吃的,列宁怕灰雀挨饿才喂它们”;接着有人站起来又说:“不是这样,因为这是冬天,列宁怕它们飞到别处找食物,才喂它们”;有的说“这是列宁不想让灰雀离开自己,想把它留在自己身边”……
  我止不住学生的发言,也没想阻止他们,他们的理解都有道理。结果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用去了20多分钟的时间,我让他们自由言说,自由争论。假若按我的教学设计进行的话,我不会给学生这么多的发言机会,最多也就2至3人。课堂适可而止,就不会有这段热闹的场面,也就没有学生之间新思想的迸发。学生在互相言说中生成了对文本的多角度思考,这不仅使他们的思维得到训练,而且语言有了较好的发展,他们的听说能力在无意中得到提升。这样的教学偶得环节,我认为是最有意义的。倘若我们教师遇到这样少有的时机能够抓住它,挖掘它,而不是遏制它、排斥它,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有了一种别样的希望。
  现在大家都倡导“以学定教”,我们能够做好的也就是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地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过程。那么在课堂实施中,怎样更进一步地实现“以学定教”呢?我想,这个环节中的“抓住有利时机,放飞学生思想,让学生较为充分地阅读、思考、言说”也应该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之一。“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这种说法更多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慧眼和睿智,要真正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自己极少的时间和语言,来焕发学生最为充分的学习激情,留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自觉思考的机会。
  有一次在广州观摩靳家彦老师执教的《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
  师:请大家按照课文介绍的情景,用彩笔把小村庄“美丽”画出来,可以吗?(靳老师还请几个同学到黑板上用彩色粉笔画。老师要求边“画”边“话”。)
  师:(指着黑板上的画问学生)村前的小河里为什么要画上小鱼、小虾、沙石、水草?
  生:用这些表现河水的“清澈”。
  师:这就是想像、创造,同学们真聪明,画得这么好。
  师:“清澈”这个词你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请你用语言再描述一下它的意思。
  生:我为了表现出空气的清新,不但画了蓝天、白云、红日和飞鸟,还画了地上的绿草、红花、蜜蜂、蝴蝶,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空气的清新,不然空气怎么画呀?
  师:说得好,你把“清新”表现的更好。读书也要有创造的思维,这样的美景人人欣赏。
  (黑板上学生画出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对照图画背诵课文。)
  “用教材教”是我们老师非常追捧的时尚用语,而真正能够执行好的又有几人?我们常常说要“吃透教材”,那么老师能把教学内容横流倒背,烂熟于心就算吃透了吗?我觉得其关键是在“用教材教”的创新上,这里面包括“用什么”和“教什么”以及“怎样教”三个小问题。这里的“创新”不是追求新奇、新鲜,而是确实能够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找到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把话变成画”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时常见到,而靳老师在让学生画画时边“画”边“话”,这一招着实到位。他不仅让学生在读课文时发挥想象,而且在想象时又不脱离语言,这样一种“言”和“物”的联接不正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吗?学生在画画时,不仅再现了小村庄的美丽,感受到了小村庄的可爱,而且充分地展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把不易表现的词语(比如清澈、清新)也通过丰富的形象和语言呈现出来,同时还加深了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这样的教材运用真是匠心独运啊!在这个环节最后,靳老师又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画的图画背诵课文,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达到了教学目标,这种看似简单实则老道练达的背诵方法引导真是让人佩服之至。综观这一教学环节,靳老师的教学真可谓:为磋为琢皆学问,一颦一笑乃神韵,深入浅出妙点睛,风采尽显母语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78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