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口语表达,提高语用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口头表达的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之一。口语训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必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
关键词:倾听;朗读;积累;评价
“语言文字的运用”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运用”应有两层意思,一是语言文字能正确、规范地运用;二是语言文字能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教会倾听,夯实基础
“学会倾听”一是要用心地听别人讲话,二是要“会听”,能通过思考领会别人说话的意思。听,直接影响表达,对于口语交际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使课堂氛围变得良好、和谐,引发学生倾听、讨论,激发他们听、说的兴趣。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倾听活动主题游戏,如“传悄悄话”“听音辨物”“猜猜看”“猜猜我是谁”等等。通过游戏环节帮助孩子养成专注的习惯,训练他们在享受乐趣中接受信息,倾听中理出说话者的逻辑。
二、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是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的重要渠道,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老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在训练方式上,可以给学生听朗读录音,老师指导朗读,分组诵读,个别朗读,分角色读,接力诵读等。学生在反復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把一些优美语汇句式变成自己口语语库中的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口语表现力。如在学习《中华少年》一课时,我着力在这节课中加大朗读训练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辉煌壮丽的气势,学生也在朗读中理解了“璀璨”“蜜罐温床”等词语的意思,水到渠成地使学生经历情感教育及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多样训练,学会表达
课标指出:“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师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教会学生表达方法,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1.依托教材,开发交际资源
教材的每篇文本都是很好的载体。教师要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利用文本内容,挖掘多姿多彩的口语交际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故事性强的课文,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让学生扩写或缩写,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口语训练;对于一些生动感人,富有哲理的课文,可以根据文中的几句话或课文的思想内容谈感受、谈体会。另外,结合课后思考题进行问答训练,仿照文中亮点语言的句式说一段话等,这些都是简单又实用的训练内容。
2.设计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课外活动是学生的最爱。它最能激发学生说话的热情。教师要依据教学计划,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兴趣活动,为学生提供说话的素材。如在心理小游戏“红黄牌”中,我让学生分组比赛,比一比哪组更厉害。活动中,学生兴味盎然,表达欲望渐强。这时,教师紧抓时机发问:今天玩得高兴吗,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什么感受?以后还想玩吗?等。通过类似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口头作文,提高表达水平
口头作文兼有思维快速、表达迅速的特点,能在短时间内积累素材,集思广益。而且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相结合,又能使作文教学更具趣味性。口头作文形式多样,可以口头看图作文,口头听音乐想象作文,口述某人肖像,就某社会现象发表评论,就某场电影畅谈感想,参观书画展、风景点谈感受,介绍某动植物建筑物等等,遇到学生感兴趣的还可以让他们写下来。坚持多种形式的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广泛阅读,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学生如果能对课本上的语言进行积累,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对课内的语言进行积累。比如,教到写人记事的课文时引导品读描写人物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心境,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教学写景的课文时,抓住描写具体生动的优美词句,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意境之美等,课后还要求学生对文中精彩片段或熟读或背诵,并摘抄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内积累的语言就丰富起来。
五、积极评价,增强信心
正确的评价方式能使学生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例如当你让一个学生讲讲自己在国庆假期里做的一件事,而他却讲得乱七八糟,如果你批评他:“你到底在说什么啊,笨死了。”这就会给学生心里投下了阴影,使他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敢随便说话。而相反,如果你对他说:“你的故事很有趣,不过讲的时候能做到有重点、有条理些,那就更棒了。”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萌发一种让自己讲得更好的愿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也会比较乐于表达。
总之,口语训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必须使之切实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中,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展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孔繁贵.如何提高学生口语能力[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7):1.
[2]刘丽丽.浅谈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B),20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4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