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如何让“古诗词”教学成为孩子走进传统文化的敲门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诗词意境深远,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更是有着传承作用。学习古诗词一方面丰富了孩子的阅历、培养了孩子的语感,另一方面也是在古诗词中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底蕴。如若教师能在古诗词教学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从儿童立场出发,必将成为叩响传统文化的敲门砖。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文化;儿童立场;敲门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两座高峰,在历史的变迁中,越发熠熠夺目。在我们的语文教材里,更是编排了许多脍炙人口、意境优美的古诗词,这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在今年一年级语文部编版教材里,一上选录了6首古诗,一下选录了7首古诗。“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标志,也越来越被世界认可,它更是成了一年级学生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敲门砖。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更加要注重方式与方法,要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中国古诗词的积累,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
一、 游戏先行,调动兴趣
《春晓》《静夜思》《咏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这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在孩子们进入小学以前都已经接触,甚至有些孩子都已经能熟读成诵了。基于这样一种学情,根据一年级孩子活泼、易动的特性,我将每周五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确定为“读经典、诵经典”的阅读交流课。
在这节课上,同学们可以自由吟诵自己目前已经积累的一首或几首古诗,其他小听众可以向率先吟诗的小朋友发起挑战,挑战的内容为:同一诗人的其他诗作、同一诗篇的入情诵读、同一内容的补充诗篇等等。
挑战成功的小朋友或守擂成功的小朋友就能获得“周诗词达人”称号,并参与每月一次的“月诗词达人”评选。教师运用这样一种pk晋级的形式,一改往日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极大扼杀孩子学习古诗词热情的教学方式,为他们走进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二、 和诗以歌,浸润童心
吟唱作为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积累古诗词的效率,还让学生在吟唱中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不用再字斟句酌的理解诗意。《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使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乐相结合,将传统文化创新性表达。
春天,一首孟浩然的《春晓》配以明快动人的旋律响彻教室的角角落落;
夏天,一首《小池》伴着蛙鸣声声入耳;
秋天,一首刘禹锡的《望洞庭》配以潺潺的流水声而来;
冬天,一首王安石《梅花》不畏严寒绽放在孩子的心头。
当这一首首的经典诗文以“歌曲”的形式从孩子们的口中流泻而出时,我已然知道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与色彩。他们随着乐曲旋律的欢乐而欢乐,随着乐曲旋律的惆怅而惆怅。古诗词承载的情感体悟并不需要强加给孩子,古诗词所延绵的精神和风骨已经通过歌声镌刻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之上。我更加相信,孩子们在一遍又一遍地吟唱中接受着传统文化的洗礼。
三、 辅以“故事”更为妙哉
在《经典咏流传》首期播出后,一首来自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苔》刷爆朋友圈,这首默默无闻了近三百年的小诗一夜之间跳进人们的视野。我相信,无数的人之所以记住它,是因为记住了演唱者梁俊带来的他与山间孩子那令人动容的故事。“白日不到处,清风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当支教教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唱响这首20个字的小诗时,评委与观众无不潸然泪下。当下,许多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都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认为古诗词教学之难,堪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课堂上教师的滔滔不绝竟有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惑。
还记得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出示了文中“寻隐者”与“童子”在一棵松树下的图片,让学生想象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以“故事创编”的形式来理解古诗中所隐藏的“一问一答”这样的对话形式,内容理解了,自然读来朗朗上口,也更加有韵味和节奏。这就是“故事”给古诗教学带来的“春天”。同样,在教学古诗之前,也可以和学生交流一下诗歌创作的背景故事,这也能为整首诗的朗读奠定好情感的基调。古诗教学,辅以故事,促读、促吟、促唱。
中国文化长廊中的璀璨瑰宝——古诗词,因其独特的魅力越发历久弥新。古诗中蕴含的情感、文化、价值更是其他文学体裁无法比拟的。教师在古詩词教学中应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遵循年段特点,摒弃灌输式、机械式的操作。我希望借“经典咏流传”这阵东风,带领孩子们走进“诗词之旅”,也唯愿中国古诗词之花花开不败!我们的孩子们以最好的状态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作者简介:
朱雨彦,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市觅渡教育集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2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