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认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普通高中新课标明确要求,古诗词教学要加强美育,侧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在完成诗词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审美力。
  成功的课堂导入对一节课来说,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求知的热情。設计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诗词内容、不同的诗词风格,甚至不同的诗词体裁来进行。教师备课时要因诗制宜,广采博收,去粗取精,巧设悬念。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欢快愉悦的情绪在学习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给大脑带来明晰状态的同时,还能把人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所以,成功的导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心理体验,更让学生较早地感受到古诗词所蕴含的美。
  古诗词教学的课堂导入是不容忽视的,导入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学生和古诗词之间的桥梁媒介。如许多古诗词都是书法家喜欢书写的内容,教师可以用有关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古诗词的书法图片来导入,当然,这些书法图片应以楷书或行书为主,这样,不但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许多语文教师也擅长书法,可以直接将之书写成书法作品,这样的导入效果会更好,感染力会更强。
  在古诗词教学中,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朗诵都是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验古诗词情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朗诵可以让学生体悟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古人谓吟诗,吟即抑扬顿挫地朗读,声情并茂,韵味十足,就是突出了诗词的音乐之美,而古诗词的音乐之美集中体现的是情感之美。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诵显得尤为重要,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在朗诵中被古诗词的美所感染、所熏陶。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许多教师在朗读教学时只播放朗读带,然后学生读或学生跟着朗读带读。这当然未为不可,但过于依赖多媒体或朗读带,未必是好事,久而久之,这样的朗读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传递,没有“温度”可言。而教师亲自去读,给学生范读,然后让学生去读,教师加以点评指导,这样的朗诵效果应是不错的。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教师配乐朗读示范,对学生的感染力是远远超出预期的。
  古诗词常以最简洁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古诗词语言之美主要表现在:一是语言精练、简洁,词汇丰富。诗词中许多事物的描述确当、形象,富有声感、色感、动感,双声、叠韵、成语比比皆是,体现出浓烈的民族语言特色。二是运用多重修辞方法。如比喻、对比、对偶、夸张、拟人,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度和美感。三是句式灵活多变。如诗的句式有五、七言和杂言,词的句式又因词牌的不同而字数各异。四是讲究韵律,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之美。五是语言风格有朴实与华美之分,豪放与婉约之分,雄健奔放与沉郁顿挫之分,等等。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审美关照。当然,在品味古诗词的语言时,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注意古今词义的变化,辨别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掌握词类活用,注意语序的变化和句子成分的省略等。如对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这首诗的解读,就需要教师特别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在古诗词教学中,把握诗词的意境是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古诗词意境展开教学,才能挖掘古诗词的艺术价值,从而实现审美教学的目的。要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最好的方法是启发学生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大胆、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在联想和想象中不断体味诗词所展现的美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凭借熟悉的相关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如对纳兰性德《长相思》这首词的学习,就需要特别强调意境。
  在古诗词中,人文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语言文字、诗词中涉及的古代制度、风俗习惯,诗词中所承载的思想感情,等等。但这里所说的人文,特指古诗词中的精神层面的文化。古诗词中的人文内涵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最有价值的材料,也是古诗词教学一直关注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在这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引导学生感受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并传承民族传统美德,如杜甫的诗、陆游的诗词、辛弃疾的词,举不胜举。由于考试等因素的影响,在古诗词阅读教学中,对古诗词文化层面的教学,探寻古诗词中蕴含的人文情怀、人文精神相对而言还是比较欠缺的。
  古诗词教学是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学生能否深刻地体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讲授指导。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真正实现高中新课标所要求的关于古诗词教学的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岷县第三中学(7484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8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