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古诗词专题阅读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处于重要地位。对古诗词的精准品读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一读一思,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诵读对于高中古诗词教学具有较大的作用,只有大量诵读,方可以品味古诗词之精妙。因此,在古诗词专题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专门设置固定的诵读时间,一般可以在晨读时进行,因为此时学生的学习效率最高。在诵读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古诗词内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便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诵读,提升诵读的针对性。
如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杜甫的《兵车行》,教师可以提前设置问题:“本篇古诗描绘的故事内容是什么?诗人在其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感?采用了哪种语言风格?这篇古诗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诵读,深入理解杜甫在诗词中融入的情感,结合杜甫的一生遭遇、当时的社会现实等因素,进一步掌握诗歌主旨、情感等。一读一思的实施,将诗词的重难点指出来,与高考试题命题方式相吻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适应高考诗歌鉴赏模式,通过不断训练,促使学生的诗词鉴赏水平得到提升,显著提高高中古诗词教学效率。
二、带入情境,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阅读教学氛围比较机械和沉闷,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厌倦、抗拒等学习心理产生,制约了古诗词教学效率的提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积极创设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促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和体验古诗词,将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苏轼的《赤壁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苏轼,从第一视角出发,联系苏轼的身世、命运以及周瑜的人生概况,想象自己在人生最困难的时期,来到了赤壁这个带有英雄色彩的地方,心里会产生怎样的感受?通过这样的情境带入,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内容、蕴含情感,不自主地悲叹作者的身世与命运。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通过切身体验,融入到作品当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理解,提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
再如,學习李白的《将进酒》,教师可以先将李白于天宝三年遭受排挤的背景故事告知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带入到背景故事之中,设想自己如果遭受了这样的遭遇,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感受?通过这样的情境带入,学生就能感受到李白的豪迈情怀。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表明,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阅读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比较精炼,且有大量留白存在,学生只有深入思考,方可以掌握古诗词内容,领会蕴含的复杂情感。仅仅通过初次学习,学生一般无法对诗歌主旨、作者情感等内容快速把握,这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实施,古诗词理解难度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同时,古诗词的本来面貌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还原,达到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及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大战的片段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视频片段直观、形象地了解古诗词描绘的场景,感受诗词当中蕴含的复杂情感,在感叹周瑜无限风光的同时,感慨作者怀才不遇的境地。
再如,学习《兵车行》这篇古诗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士兵与亲人送别的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以便让学生充分了解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深切体验普通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和疾苦,进而深度掌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捕捉意象,帮助学生领会诗词意境
在古诗词学习和鉴赏中,意象与意境是重要的两个内容,通过意象的鉴赏和捕捉,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学生审美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教师要合理引导,帮助学生对诗人营造的境界进行感受和感悟。如在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中,明月这个意象代表了作者对故国的追思;而在柳永的《雨霖铃》中,则通过柳这个意象表达了作者的留恋之情。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综合分析多个意象,通过组合这些意象,使全诗的意境得到构建。如在柳永的《雨霖铃》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分析杨柳、晓风、残月等多个意象,帮助学生对意象构建的凄清伤感意境进行体验,分析如何在这些意象之中巧妙融入离别的伤感之情。再如,学习王维《山居秋暝》时,也可以综合分析清泉、翠竹、明月等意象,帮助学生对田园诗的恬静、清幽意境进行体验。总之,意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既反映了现实生活,又融合了客观事物与主观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意象的涵义进行领悟,进而合理把握古诗词内容,深入感知诗人的情感,充分领悟诗词的主旨。
综上所述,古诗词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学会多思考,代入情境,结合多媒体,捕捉意象,进而促进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外国语学校(276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8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