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开展读写结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从教学经验入手,探索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深入课文;联系生活;写作渗透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教学,能够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在文本分析中积累文学常识;通过写作教学,能够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情况,实现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写作结合,使其共同为小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而服务。
一、深入课文,丰富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文字的魅力,通过阅读、背诵大量的课文,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从而完成语言构建的过程。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乏思路,其根本原因是对课文的理解不够透彻。因此,教师应从教材入手,帮助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
例如,在学习《黄果树瀑布》的时候,我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其中的很多字词、句子对于我们写作文有着很大的帮助。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语言进行锤炼,我让学生阅读全文,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反复朗读。有的学生认为“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充满了活力”这一句很好,能够将眼前的景色转化成为音乐,让人从视觉到听觉都得到了享受,仿佛身处于黄果树瀑布之中,亲身感受到了瀑布的壮观。在对课文语言进行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如何表达景色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在自己的作文中也能够适当使用。通过深入课文,能够使学生丰富语言积累,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水平,还能为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现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应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养成主动写作的习惯,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尤其是在高年级,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表达能力,如果能够让学生有及时记录身边事物的意识,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例如,在学习《谈礼貌》的时候,我对学生说:“在这篇课文中,我们认识到了礼貌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或者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看到不文明、不礼貌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请同学们以《我认识的礼貌》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也对礼貌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且回忆起自己在平常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与礼貌有关的事情。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有一次我跟妈妈在路上走着,遇到了王阿姨,我低着头没有跟王阿姨打招呼,而妈妈主动说了一声‘王阿姨好’。我非常奇怪,为什么妈妈要这么做呢?回家之后,妈妈告诉我,在路上遇到认识的人,要主动问好,这样才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妈妈只是以我的身份完成了我应该做的事情,给我树立了一个标杆,让我以后都要这样做。我恍然大悟,从此以后,我看到认识的阿姨、叔叔都会主动问好,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好少年。”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有了倾诉的欲望,能够结合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写成作文,实现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写作渗透,提高应用能力
写作是从吸收到应用的过程,是对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也能够给予学生抒发感情的渠道,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師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教学,使学生能够将写作当作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习惯,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应用。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的过程中,记录读书笔记,不仅记录自己喜欢的句子,也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有的学生在读到《呐喊》的时候,写出了自己与这本书的故事:“在学习鲁迅之后,我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鲁迅的《呐喊》,以便在课后进行阅读。有一天,我把这本书放在爸爸妈妈的卧室里,爸爸翻看了这本书,并且非常有感触,流下了热泪,觉得这本书让他回到了那个年代,让他想起了过去的知识分子为了唤醒麻木的国民,而做出的不懈努力。虽然我现在对于这本书还没有如此深刻的感受,但是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会通过反复阅读来深刻理解这本书的内涵。”通过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写作渗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将阅读和写作当成一种习惯。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二者的结合,更能强化阅读以及写作教学,能够大大增强高年级语文的教学效果。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高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得到快速增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登福.读写结合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学周刊,2018(27):127-128.
[2]康蕾.读写结合,破解小学高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僵局[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61.
编辑 高 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