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培养思维能力主要靠数学,数学教育不可替代”(上海特级教师曹培英),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小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数形结合,进行观察、实践、画图等一系列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数形结合;摆数学小棒;利用主题图;观察生活场景;画图;操作实践;展开想象
  华罗庚曾精辟概述:“数无形时少直觉,形无数时难入微。”
  “数就是形,形就是数,数形结合,看到数想到形,看到形想到数。”天津市特级教师徐长青同志,深入浅出地阐述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以形助数,以数助形,让数与形各施展长处,优势互补,相辅相成,达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教学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才智及思维的方式。数学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新课程标准》)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时常借助形来形象地、直观地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或借助数来解释定义形的某些特征,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敏捷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对于空间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认知往往来源于生活,形象直观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数形结合,让小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笔者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一、 摆数学小棒,理解算理
  整十乘一位数的口算,就是让学生摆小棒探究整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树有多少棵》一课,不管是相同数连加或列举都是求出3个20是多少,沟通了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即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摆小棒,先求出3个2捆是多少,即6捆,也就是6个十,所以20×3的结果是60。
  二、 利用主题图,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材,一改前非,改变旧版教材的模样。例题、练习,都配上精美图案,色彩鲜艳,焕然一新。主题图每一课都有,其中情境设计富有趣味性、丰富性与多样性。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去奶奶家》主题图中,情境设计蕴含丰富的数学信息。教材给出三幅循序渐进的图。第一幅是路线图,它去掉周围无用信息,只呈现了行车路线图。第二幅是在第一幅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变成一条折线图,并标出了各段所需要的时间,简化了。第三幅在第二幅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进,变成了线段图,进一步简化。三幅图,从路线图,到折线图,再到线段图,逐步简化,逐步抽象,让学生去观察、对比、思考、读懂主题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读懂淘气去奶奶家先乘火车,后乘汽车的路线图,火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及乘坐火车所花的时间,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及乘坐汽车所花的时间。学生在读懂主题图的基础上,解决数学问题,知道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用火车4时行驶的路程加上汽车2小时的路程。
  三、 观察生活场景,突破教学难点
  小学生图形建构比较差,生活常识比较欠缺。需要在生活场景中去寻找依据,去观察,去学习。笔者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二)》时,就遇到这一方面的问题,一课结束,学生依然一脸茫然。笔者在反思:里程表(二)解决非零起点的有关里程表的实际问题,这一课虽然数量关系很简单,但是学生在生活或学习中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情,缺少这方面的经验,读不懂“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尤其读不懂非零起点的里程表中每个数据的实际意义。课后笔者布置学生连续一周观察记录家里水表、电表或者机动车里程表上的读数,计算每天的用水量、用电量或者机动车走的里程数。学生经过一周连续观察,对于里程表的读数有了来自生活方面的经验,理解更加到位了。
  数学既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有用的营养,来滋养学生应用意识,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 画图,理清数量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哪一个学生学会了画應用题,我就可以有把握地说,他一定能学会解应用题。”
  “画”应用题,“解”应用题,解决一些常见数学问题,有时能使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变得比较直观,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的数量关系清晰可见。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引导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时,楼下座位已经知道,425个。楼上座位几个不知道,需要求出。怎么求?楼下座位多,楼上座位少。楼上座位少几个,比楼下的少185个。学生通过画图、读图,就能理解楼上座位数比425少185个,即425-185,所得的差240就是楼上座位数。楼下座位425个,楼上座位240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很快就能把楼下座位数与楼上座位数合在一起,求出人民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即425+240=665(个)。
  五、 展开丰富想象,另辟蹊径
  学生在积累一定数形知识时,有了较强的直观图形、图像感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形”,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形象直观,丰富学生的联想,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得出结论。
  例如,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求笼中鸡兔各有多少只?
  每只鸡收起一只脚,金鸡独立。每只兔子后脚直立,前脚腾空。数与地面接触的脚有多少只?88÷2=44(只)。这时,一只鸡1只脚,一只兔子2只脚,一只兔子与一只鸡相比多一只脚。30个头,说明鸡兔共有30只。兔子有多少只呢?44-30=14(只),可以求出兔子有14只。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得当,不仅可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帮助于小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诚然,数形结合,不是万能的。在数形结合的同时,还要重视由数到数的升华,即培养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其抽象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长青.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
  [2]任勇.做“业高一筹”的小学数学教师.
  [3]吴正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师生互动共同创建有效课堂.
  [4]培养小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提高教学效率,利州区嘉陵小学(和风).
  [5]教师教学用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6]英子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fsy9223,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作者简介:
  陈朝锋,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新城分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74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