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现在很多教师都采用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学生群体中有着雄厚的基础。而初中化学对于学生也是较为特殊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化学知识,有时还会出现对化学不感兴趣甚至反感的状况。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对初中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初中化学;培养兴趣;拓展知识;学以致用
初中化学与物理生物等理科不同,化学中包含着许多记忆性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背诵,同时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化学知识,学生单从课本的角度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都给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学习增加了难度,然而生活化教学的出现与使用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经验,对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一番讨论,希望能够对广大初中化学教师与学生提供一些可以利用的帮助。
一、培养学生化学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兴趣的浓厚与效率的高低是相互体现的。有研究调查表明,在100名初中生中,只有11名学生喜欢化学学科,这一比例是在所有学科中占比最低的,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的确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与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存在着许多有趣的化学现象,这样学生对化学的陌生感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教授“洁净的燃料——氢气”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我给学生解释了生活中的飘浮气球和“鬼火”等现象。有些气球玩具之所以能够飘浮在空中,是因为其中注入了大量的氢气,氢气的密度小相对空气较小,因此这些气球便能够飘浮在空中;而一些生活中所谓的“鬼火”现象也可以由氢气来解释,氢气燃烧后火焰呈蓝色,并且一些偏僻或者人迹罕至的地方容易產生氢气,加上氢气的易燃特点,因此很多人便将其称为“鬼火”。通过讲解大量生活中的有趣化学现象,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便会有所增长,在学习上也会更加积极,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拓展学生化学知识
初中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但是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只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记忆,并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相关知识所涉及的化学现象进一步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可以从结果之中获取知识,为学生的联想开辟一条新的道路,使学生了解到更多化学现象后的本质,不断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物质性质的探究”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之前对于物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物质的性质却并不了解,为了巩固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我告诉了学生一些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性质,比如生活中一些块状物体变成粉末,此为物理变化;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生锈,此属于化学反应;水受热沸腾后变成水蒸气,此为物理反应;咬过的苹果放在一旁,过段时间会发生颜色变化,此为化学反应……学生根据这些现象还能联想到生活中其他的场景,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应性质”的化学知识。
三、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在初中化学中依然如此。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具有很强指导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之一便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相关化学知识的运用也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因此生活化教学对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能够产生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生活中的酸、碱、盐”这部分内容时,我以马蜂与蜜蜂为例,给学生讲解了生活中的酸碱中和反应,马蜂刺上带有的毒液呈碱性,因此需要用食醋等酸性液体中和,而蜜蜂刺中则带有一定的酸性毒液,因此可以利用肥皂水或氨水等碱性液体来缓解状况。学生对于酸碱的中和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开始研究生活中其他的酸碱中和现象,比如被蚂蚁和蚊子咬后该如何缓解症状,一些地区土壤的改善措施还有工业废水的处理等等。教师通过讲解生活中的部分化学现象,从而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运用到更多的生活实践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机会,对于学生有着很强的现实生活指导意义。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教学方法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作为学生也要保持努力的学习态度,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去发现和学习更多的知识,去了解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化学现象,使自己对化学的热情更加高涨,化学水平也能够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丹红.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6(2).
[2]吴光发.浅谈初中化学的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8(29).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5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