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认知 关注学生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决定了学生数学深度学习过程是一个数学认知的过程。同化和顺应是小学生认知的基本方式。良好的认知可以助推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数学教材知识庞大的结构,具备层次性和逻辑系统性,不断进行着认知的扩充,呈板块结构状态。一言以蔽之,优化数学认知,关注学生发展。
关键词:数学;认知;优化;关注
一、 巧设认知冲突,关注个体差异
学生学习数学认知过程中,认知冲突不可避免学习障碍,不可否认这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巧妙地设置美丽的“陷阱”,可以点燃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火花”。每个学生知识储备基础千差万别,认知方式因人而异,从学习和发展的角度看,按照数学认知的理解深度,教师就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不同的发展。
【案例1】解决问题:“童心游乐园购置了9个跷跷板,每个跷跷板已经坐满9个小朋友,又有9个小朋友跑过来参观,这时游乐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思路1:先求出游乐园里面9个跷跷板一共坐了几个小朋友?9×9=81(个),再求出跑来9个小朋友后游乐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81+9=90(个)。
思路2:假设原来游乐园一共有10个跷跷板,刚好可以让跑来的9个小朋友坐,那么现在游乐园里面的小朋友一共有:9×10=90(个)。
思路3:假设游乐园每个跷跷板可以增加坐1个小朋友,刚好可以让跑来的9个小朋友分别安排坐9个跷跷板,这样现在的每个跷跷板坐了10个小朋友,因此游乐园里面的小朋友一共有:10×9=90(个)。
对于思路2和思路3,学生学过乘法口诀“截止”九九八十一,对于9×10如何计算与乘法口诀的学习似乎引发认知冲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9×10或10×9都可以理解为“求10个9相加的和”或“求9个10相加的和”。通过运用多策略解决问题,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二、 遵循认知规律,关注知识形成
形象性和抽象性的和谐统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规律。数学认知能力的提升,就要拓宽学生的思维,扩大认知资源使用效率,设计适当的认知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形成,在稳定的教学程序或框架下由知识转化为能力,增加对数学认知策略的理解。
【案例2】《面积与面积单位》
第一步:操作感受,认识面积。
出示新房的平面设计图,比较房间、客厅、卫生间、地面的大小。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拼摆,教师引导学生提高问题的层次性,学习重叠法的语言,引出“封闭图形”。师生比一比手掌的大小,懂得物體的面有大有小,引出“面积”并知道面积的含义。
第二步:探索面积单位。
研究餐厅和厨房的面积大小,动手贴一贴,数一数,正确的摆法有以下情况:依次出示各12张正方形、圆形红绿纸,18张长方形红绿纸,引出面积单位,介绍常用的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有多大?学生小组合作验证,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学生在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中如鱼得水,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水到渠成。将机会留给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构建知识,建立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概念。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合理性。在遵循认知规律的数学活动中,学生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形成准确鲜明的表象。
三、 体现认知价值,关注思维提升
数学是存在认知极限的,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方法,充分地经历、体验探究,进行具体化的数学构思,从而感悟思想、提升思维。为了提升学生数学内涵,数学认知价值的发挥需要上升高度,不能停留在数学素材上,而应该找寻出数学的意义,促进多元智能的发展,培养学生认知数学素质。
【案例3】《解比例》
教师安排了四个层次性练习以提升学生思维。
第一层次是由旧到新。悠悠题海觅捷径,以习题为媒体,由解决x∶320=1∶10呈现两种方法,组织学生想想、说说,切忌只讲不练,关注课堂讲解的有效性,不断提高计算能力,使练习为教学服务:x=320×0.1,x=32;10x=320×1,x=320÷10,x=32。培养学生自我认知能力,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第二层次是引导发现。根据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师生信息交流活动中,练习是反馈的重要手段,精讲多练、以练代讲,设计练习题
0.4∶x=1.2∶2组织学生解决后比较反馈,克服知识遗忘现象,曲径通幽别有天,注意及时纠错,指导学生去学习数学,延伸课堂教学,全面评价掌握知识情况。
第三层次是突破难点。恰到好处合理设计难易适度的习题,试着解决x/15=14/56,进一步优化约分的教学,将知识用于生活实践,引导学生思考最有效、最快捷的解题策略。
第四层次是养成习惯。让学生感受练习是享受,重视练习是实践的形式之一,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解决x∶10=1/4∶1/3,引导学生发现直接约分的方法也有局限性。
通过这四个层次的学习,探索有效练习的改革,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任务,逐一体验了解决方法。在巩固练习中,从“最近发展区”出发,学生的深度学习水到渠成。
优化数学认知能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制高点。认知活动的监控与调节,着眼点是提升思维。只有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才能展示学生独特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同化和顺应交相辉映,让认知的一体两翼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道路上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1]陈立.数学认知结构及建构策略——以四边形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
[2]李蕊.数学认知结构与数学学习过程对教学的启示[J].西部素质教育,2018(6).
[3]方晓华.浅谈优化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0).
作者简介:卢光辉,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杜浔中心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6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