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注文体特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不同文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其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不同。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文本特点,掌握相关文本知识,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特点
  由于不同文体,在功能和语体特点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本的内容,合理确定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以此加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教师文本阅读教学效果。
  一、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凸显小学语文课程价值
  小学是培养学生文体意识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可以改善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语文的课程价值,所以还应树立正确的文体意识,将其贯穿于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逐渐树立文体意识,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文体的重要性,应具有較强的文体意识,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文体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渗透文体意识,在课堂小结中渗透文体意识,在课后拓展中渗透文体意识。例如在学习《李时珍》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教师先让学生先进行自主阅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让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结合文体表达特点,让学生用“文章主要讲了了李时珍什么事,说明了什么?”概括主要内容;又如在学习“荷花”时,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同样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写景类的文章特点,让学生用“课文介绍了什么地方的荷花景色,表达了什么”的句式概括文章的内容。这样通过不同的句式表达,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二、加强对文体知识的学习,创建良好的阅读条件
  文体知识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还应加强学生对文体知识的学习,目前小学语文阶段主要包括四类文体,即叙事性文体、说明性文体、诗歌以及非连续文本。叙事性文本主要功能是以叙事为主,包括小说、故事以及散文等,文体特点表现在故事引人入胜、形象生动、活泼以及内涵丰富多彩,小学语文阶段要求学生在学习记叙文时,能够做到明确文章主旨、抓住与主旨相关的人物以及环节,同时还能够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理想的风筝》这一课时,教师应让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还应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时间,感悟人物品质特性,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说明性文体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也比较常见,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传授学生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同时让学生感受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并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教师可以根据说明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说明文的语言进行仿写,例如在学习《琥珀》这篇课文时,学生了解琥珀形成过程是按照事情发展过程写的,教师就让学生利用这一写作手法说明一件小事,并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来写,使得学生掌握这项知识。诗歌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体会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描绘的意境。非连续文本的呈现形式主要以图画、统计图表等为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在非连续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加强对教材资源的挖掘,同时还可以对其他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将其作为语文资源进行学习。
  三、掌握不同文体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还应传授学生不同文体的阅读技巧,具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阅读写人文章。在阅读写人文章时,首先应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对人物的个性、品质进行分析。其次应对典型事例进行认真分析,通过典型事例,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道德情操进行分析;最后还应弄清楚文章段落,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一边阅读一边画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同时还应让学生找出文章中说了几件事情,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了解文章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阅读写事文章。在阅读写事的文章,主要是要注意三点,第一是要弄清记事“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以及事件的结果,第二是要理清叙事顺序,一般包括顺序、插叙以及倒叙,第三是要抓住叙事重点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感情。三阅读写景文章。在阅读写景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抓住景物特点,其次应确定写景的写作顺序,最后还应通过作者的景物描写,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文体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不同文体的阅读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适当指导与点拨学生,使得学生能够获得系统、完整的训练,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不同文体的阅读能力。在构建高效的文本阅读模式,应充分考虑课程目标、学段目标以及文本特征三个重要因素,对于不同学段、不同班级,应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得学生都能够获得教学发展。不同文本的阅读能力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与此同时还应不断增强教师的文体意识以及文体知识特征的把握能力,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另外具体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主体文体分类的灵活性,这主要是一些文体具有交叉和重叠的部分,某些文章可以归纳在两类中,所以在举例时,还应选择文体特征明显的例子,并且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不同文体的特征,对于界限模糊的例子,教师不需要一定进行分类。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文体特点,对于不同文体的文章,还应掌握相关阅读知识,同时还应采用不同阅读方法,加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同时在创建不同文体的高效阅读模式时,还应充分考虑不同学段的阅读目标以及学生的兴趣需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 2010(12)
  [2]黄宏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J]. 亚太教育. 2016(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69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