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学生初步学会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方法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钟雪梅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如何在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品读、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实现既“得意”又“得言”这一目标呢?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得言”这方面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究,得出了结论: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自己先得言;其次,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在如下几方面进行语言的训练,如关键词语、独特开头、首尾呼应处、精彩片段处、不同写法处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品读;表达
  
  最近,我拜读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其中有一篇《将语文意识进行到底——评王春燕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使我感受很深。王崧舟老师说:“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集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眼,死闭着本该聚集语言形式的目。”王崧舟老师的观点引发了笔者的思考。确实,现在较多的语文课堂,经常呈现一种这样的情景:当老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内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时,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是积极的;可当有言语意识的老师想关注言语形式,问及课文是怎么写的?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能仿照这一段的写法写一段吗?课堂立马鸦雀无声,学生顿时噤若寒蝉,课堂安静得出奇。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情形呢?因为学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正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在学生的课程经验中,‘语文意识’是一位沉睡的魔法师。沉睡是因为被催眠了。被谁催眠了?被自己的常态阅读催眠了,被平时的常态课堂催眠了。常态阅读时,注意力往往在文本内容——形象、情节、环境、情绪、细节等等上,学生透过语言这面镜子,看见的是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是语言所指向、所表现的那个对象性存在。而对语言这面镜子本身,则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即通常所谓的‘得意妄言’。”不知不觉,久而久之,课堂就形成了这样的怪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还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为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简而言之,就是要让学生“得意”又“得言”,进而“能言”而“善言”。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让学生“得意”大部分教师都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了。笔者就如何让学生“得言”这方面说说自己的思考。
  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聚焦语言形式,自己先得言。
  如果教师备课时就是“独眼龙”只关注文本内容,学生怎么不成“独眼龙”了呢?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做到像王崧舟老师说的那样:“睁大两只眼,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制定目标时,应把品读、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作為教学重点。在句子的关键词语、文章的精彩片段、开头、结尾等方面仔细研读,发现语言的特质、曼妙,并思考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将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扎实的、系统的、深入的言语训练。
  一、 在相关句子的关键词语处
  我在执教五年级下册的第9课《儿童诗两首》时,我发现《童年的水墨画》这首组诗的第二首《溪边》有一句“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这句中的“碎”字用得特别传神。我在学生了解了本首诗的大致内容——在溪边钓鱼,孩子钓到鱼后的欢快后并没有马上进入下一首诗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会作者在此处遣词造句的用意。请同学们再读此句,问:“人影是谁的?是什么把人影给弄碎了?”一问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人影是钓鱼的孩子的,有的说也包括了看钓鱼的孩子们的,有的说把人影弄碎的是鱼,有的说是孩子把鱼拉上来导致的……“那你们觉得这个‘碎’字用得好吗?为什么?可以换过其他字吗?换‘没’行吗?”学生通过思考,比较、讨论,交流,明白了“碎”字的精妙:“碎”字让我想起了上一册课文《我的长生果》中的“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句中的‘嵌’字,我觉得“碎”和“嵌”一样用得特别传神。这个字让我感觉到了钓鱼时四周的安静和钓到鱼后的热闹、欢腾,一动一静,以静写动,以动写静。这样写就更能突出钓鱼孩子其他孩子的可爱、淘气、活泼……这时我再让学生朗读这首诗,他们读得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有趣,那样的生动。学生读完,我再问他们,为什么现在能读得这么好?学生纷纷表示,因为他们感觉自己也在钓鱼了。
  二、 在文章的独特开头处
  笔者在备五年级下册的《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时,发现这篇课文的开头和其他的开门见山式的开篇不一样。它不但有第一段“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这样的开宗明义,还有下一段作者因为自己的发现所遭受的委屈的愤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有什么好处吗?在翻阅《教师用书》和各种教案以及上网查阅后,觉得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言语训练点。教学时我在学生获悉了作者发现了什么、发现的过程、为什么会有这发现等这些文本信息后让学生再读文章的开头,思考:作者为什么不写完第一自然段就直接写第三自然段,而还要插入第二自然段呢?这样不显得更啰嗦了吗?学生一开始就像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满脸的疑惑,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我见状,便这样提醒学生:“预习时,当你们读完第二自然段,还没往下读的那一刻,内心产生了怎样的疑问呢?”学生此时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作者的笑声给他带来了怎样的惩罚?他为什么会当众受到惩罚呢?”这些学生的问题刚说完,另外一批学生马上举起了小手,说出了他们的顿悟:“这样,更能激发读者的欲望,迫不及待地想读下去。这样叫设置悬念,引发思考。我以后写作时,也要学学作者这样的开头……”
  三、 在首尾呼应处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画杨桃》的开头和结尾是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我在学生明白了这一课的道理后,问:“为什么这篇课文开头要写父亲的叮嘱,结尾又要写:‘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益’你觉得有必要吗?”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太啰唆了,开头讲了,结尾又讲。”有的学生说:“我觉得这样更好,更能说明父亲和老师的话都是对的。”“对,那就是实事求是。这不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吗?……”在学生说得差不多时,我告诉学生这叫“首尾呼应”。它可以使你想表达的意思更明确,也可以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还可以使中心更加突出。顿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哦!首尾呼应真好!。”   四、 在精彩片段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的12自然段突出了父亲的执着、坚定和顽强。当学生了解了父亲的特点后,笔者问学生:“作者是怎样写出父亲的这些特点的?用了什么方法呢?”学生再读这段话后,明白了作者除了写时间的独具匠心外,还用了外貌、衣着等描写手法。其他段落还用了语言、神态、对比、心理等写法突出了人物的特点——了不起。此时,我又让学生说说儿子怎么了不起?当学生认识到儿子的了不起主要体现在他对父亲的信任和舍己为人上时,我适时让学生学习作者写父亲的方法写一写废墟下的阿曼达。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写下了一个个精彩片段,其中有一个学生写得特别好:“时间过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别的同学都像一个个泄了气的皮球,一副悲观失望的样子。只有阿曼达眼神坚定,虽然他的衣服被刚刚掉落下来的石块刮烂了但是他一点也不害怕,还一味地给同学鼓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但我坚信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因为我爸爸曾经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说完还挥了挥拳头。”
  五、 在写同一内容的不同写法处
  笔者在执教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17、19、20三篇课文时,发现这些课文都有写时间的句子,都是表示时间长,过得很慢,写法却不同。《地震中的父与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学会看病》:“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在学完《学会看病》后,我问学生:“17、19、20这三篇课文都有写时间的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读完这些句子后,马上发现都是表示时间很慢,17课的用的是逗号,而19课却用的是句号,这是为什么?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比较着读读,再联系课文要突出的人物特点这一角度去思考。不一会儿,就有学生发现了17课用逗号具有可持续不断延续的意思,这样更能突出父亲挖掘的困难和父亲的坚持。而19课用句号是表示巴迪等的时间特别长。那么长时间等下去,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这句体现巴迪内心的焦急程度比用顿号、逗号的句子要深得多。
  以上只是笔者举的一些例子,其实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还有很多方面(如:作者的写作顺序、谋篇布局等)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有所感悟,让孩子们真正“得言”,进而“能言”而“善言”。总而言之,只要执教者能唤醒“语文意识”这位魔法师,就定能让学生睁大两只眼,得意又得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崧舟.听王崧舟老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钟雪梅,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72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