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谚语在文化上的异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论文通过对中日谚语的分析,探讨了中日文化的异同。指出,中国人喜欢以批判、说教或者定义的形式表达谚语,给人严谨、正式的感觉;日本人则喜欢用生动、逼真的语言来表达谚语,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汉语气势恢宏,较为抽象,而日语较为细腻,形象较为具体;汉语侧重总结,给人教化,而日语通常留空白。
关键词:中日;谚语;文化;比较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068-02
众所周知,所谓谚语,是以十分精致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它往往具有深刻的含义。因此,为了容纳深刻的含义和便于理解,无论是日语、汉语还是其他语言,谚语一般都是文化凝聚浓缩的产物。因此,对谚语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视不同语言之间文化上的异同。本文通过对日汉两种语言中的谚语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中日文化的异同。
谚语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包罗万象,分别表现在地理环境、农业、风俗习惯、宗教、思维习惯、世界观等各个方面。多数情况下,即便是相同的内容,其所采用的谚语也不同。以下,分别做出分析解读。
关于地理环境的谚语产生于当地的人民,同时也反映着当地的自然环境。汉语中充分描写当地风土人情的谚语有很多,比如:“不到黄河心不死”、“长江后浪推前浪”、“阳朔山水甲桂林”、“苏州不断菜,杭州不断笋”、“昆明一大怪,不放辣子不做菜”等,都恰如其分地描写了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中国地大物博,动植物种类繁多。谚语中描写动植物种类的谚语也有很多,老虎、熊、狼等动物以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树等植物在谚语中也频频出现。例如“一猪二熊三老虎”、“正月种松,二月种杉,三月种竹”等。
相比于中国,日本平原稀少,河川短促,雨量较多容易形成洪水。夏天台风常至,冬天时而有大雪袭来,更甚者地震也会不约而至等,这些恶劣的气候条件致使日本人在生活中较多地关注天气,于是便形成了“天を頼りにして飯を食う”等谚语,同时也诞生了「旱天の慈雨」、「初雪の早い年は根雪は遅い」、「月に群雲花に風」、「夏の小袖」、「物いえば唇寒し秋の風」、「冬気たりなば春遠からじ」等词语。另外,日语中关于动植物的谚语也特别多。有:「花は桜聞人は武士」、「柳に風」、「虻蜂とらず」、「小の虫を殺して大の虫を助ける」、「鳴く虫は捕らる」、「苦虫を噛み潰したよう」、「鳶が鷹を生む」、「先の雁が後になる」等。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日本是岛国,海洋资源丰富,尤其是渔业资源很发达。在谚语中所出现的鱼类多达数十种,这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比如:「雑魚の魚と交じわり」、「河豚は食べたし命は惜しし」等,涉及鱼的分类的谚语也特别多,比如:「浜の真砂」、「負うた子にい教えられて浅瀬をわたる」等,「沖」、「浦」等词在汉语中就没有。
中国自古以来都重视农业生产,关于农业的谚语数不胜数,且内容丰富多彩。下面把此类谚语分四种分别举例说明。关于农业重要性的谚语有“农是百行本”、“万物土中生”、“要龙要虎不如要土”等;“地里埋着宝,只要勤快就捡到”、“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人勤地也勤,粮食堆满囤”等是关于农业、土地之间关系的谚语;关于农业与季节之间关系的谚语也有很多,比如:“节气不让人”、“立夏小满正栽秧,秋后十天满沟黄”等;关于水利、种子、栽培等的谚语有“书要精读,田要细管”、“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等。日本在农业方面属于稻作生产,也非常重视农耕艺术,这在谚语中也有反映,比如:「詩を作るより田を作れ」、「秋茄子は嫁に食わすな」、「青菜に塩」、「爪のつるに茄子はならぬ」、「我田引水」、「夏の子袖」、「重箱で味噌をする」、「棚から牡丹餅」、「酒屋へ三里豆腐屋へ二里」、「こんにゃくで石垣を築く」、「白河夜船」等。从农业方面的谚语可以看出,汉语中农业谚语形式多样,皆是在说明农业种植规则,而日语中的农业谚语则形象具体,栩栩如生,很少说教。
汉语中反映思维方式的谚语有很多,例如:“一心不可二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上梁不正下梁歪”、“左耳听右耳冒”等。另外,从上述汉语的语言顺序也反映了中国人的说话习惯,即“上”在前,“下”在后,“左”在前,“右”在后,“里”在前,“外”在后等。关于“龙”和“凤”,中国人喜欢说“龙凤”,而不说“凤龙”。“龙”是想象中的动物,生活在大海和陆地上,有驾驭风雨的力量,是古代最高统治者的代表。“龙种”一般指“皇帝的儿子”。如今,“龙”不再指“皇帝的至高权力”,而是象征着“吉祥”、“如意”。“凤”是一种想象中的大鸟,历来受到人们的敬仰。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只有在秦始皇时代,“龙”和“凤”的地位相当,汉代以后,“龙”便跃居第一,“凤”则落为第二。之后“凤”便作为“皇后”的代名词而保留了下来。因此,反映在谚语中,就形成了“龙”在前“凤”在后的语序。例如:“龙生龙,凤生凤”。以上谚语说明,中国人喜欢全面把握事物的特征,重顺序,重思辨。
和汉语谚语相比,日语中的谚语则更加具体、形象,比如「花より団子」这一谚语,通过比较“花”和“団子”的用处,指出了后者比前者更加实惠。另外,谚语里出现“上下”、“左右”、“前后”等词语的情况,在日语的谚语中既有“左”在前“右”在后的,也有“右”在前“左”在后的。其中后者占大多数。比如“左”在前“右”在后的谚语有:「左右を顧みて他を言う」、「左は勝手右は得手」,“右”在前“左”在后的谚语有:「右といえば左」、「右から左へ」、「右の耳から左の耳」、「右とも左とも」、「右も左も知らない」等。这说明,相对于汉语,日语并不那么注重事物的顺序性。
在世界观方面,汉语谚语中,有很多反映了中国人忍让、坚强的性格。比如,“小不忍则乱大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而且这种忍让并非一味地被动接受,而是怀着希望的心情主动忍让,相关谚语有“天无绝人之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相对于汉语,文化人类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把日本文化概括为“罪之文化”、“耻之文化”。在《菊与刀》一书中,她认为日本文化要以后者为代表。本尼迪克特指出日本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顾及周围人的心情,与其说日本人看重“罪”,倒不如说日本人更加重视“耻”。关于“耻”的谚语有:「言わぬ心に恥辱」、「恥を言わねば理が聞こえぬ」、「聞くは一時の恥、聞かぬは一生の恥」等,这些都是在说日本关于“耻”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日本人在世人面前有着高傲高大的一面,同时也有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和危机意识。
从日本整个社会来看,日本人大多都持「渡る世間に鬼はない」的世界观,虽然看起来很冷漠,但还是存在人情的。另外,「言わぬが花」、「見ぬが仏聞かぬが花」、「見ざる聞かざる言わざる」等谚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人在交流中尽可能避免纷繁芜杂的话语,而喜欢以心传心的表达方式。
以上所述,通过对谚语中所反映的自然观、农业种植、思维方式、世界观等的考察,可以得知:中国人喜欢以批判、说教或者定义的形式表达谚语,给人严谨、正式的感觉。日本人则喜欢用生动、逼真的语言来表达谚语,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具体地说,汉语谚语较为抽象,日语谚语较为具体。日本人不喜欢下定义,而是留给对方更多的思考空间;而中国人喜欢总结,给人教化。
参考文献:
[1]芳贺绥.日本人らしさの構造[M].大修馆書店,2004.
[2]芳贺绥.日本人の表現心理[M].中央公論社,2000.
[3]宫地裕.慣用句の意味と用法[M].明治書院,昭和57.
[4]郑宪信.日本人自杀背后的文化因素探析[J].河南大学学报,2008,(5).
[5]金田一春彦.日本人の言語表現[M].講談社,昭和50.
[6]北村孝一.『言語』—『右脳と諺の言語』[M].大修館書店,1996.
[7]望月八十吉.中国語と日本語——中国语研究学习双書13[M].光生館,昭和49年初版昭和56年再版.
[8]株式会社信光社.語源·慣用語[M].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80.
[9][德]威廉·馮·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南海出版公司,194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9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