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以活动为载体,借助课内的教学活动和课外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感。何为数感?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对数字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学生绞尽脑汁或被动的获得,而是一种潜意识、主动的理解和运用数的过程中产生的意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数感,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需要一线数学教师对数感有深刻细致的了解,熟知培养数感在数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然后践行与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数感,是摆在广大数学老师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新课题。
   一、良好的数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体现
   良好数感的形成是学生利用“数学的”感觉进行思考,也就是对学生形成抽象化和数学化的观点,利用数学预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制约,数学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和教材,也就是说,教师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的编排,用教材教学生掌握知识,这种应试教育的必然产物也影响到学生数感的培养,数学课堂变成了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这种单一呆板的教学模式忽视了数学源于现实,和现实的密切关系,忽视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如在教学中,学生对单位的认识:黑板的长度是3分米,一步是3厘米,一个鸡蛋的重量是3吨等课堂笑话。这些都是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脱离的必然结果。因此,课标所倡导的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把脱离生活轨道的数学教学重新拉回生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和感悟数学的存在,让他们明白数学应用就是来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既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不在感觉到深不可测,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又唤醒了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良好的数感能让学生运用数学“数学地”认识和理解问题
   在学生数感的培养中我们要明确认识到数学教学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只有在数学课堂上创设各种数学情境,在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在社会上触摸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并理解数学。这样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策划,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数学知识中的数量关系建立起了某种内在的联系。如某位学生家里收获了10箱苹果,想出售,能卖到多少钱。我们首先要去市场上调查苹果的价格,还要估算出10箱苹果有多少斤,才能知道赚多少钱。在如有位同学中午放学要帮助妈妈去超市买蔬菜,首先必须考虑到需要购买菜的种类,购买的数量以及每一种蔬菜的价格,还要估算出自己带多少钱才能购买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而这种数学化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调动起学生积极性,使其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喜欢上数学,逐渐在把形象的数学抽象化,培养学生素养。
   三、良好的数感有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良好的数感有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中,自觉运用多种数学策略,把多种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有效融合起来,建构一种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的数学模式和模型,从而解决问题,并形成数学能力。如:学校举行大型的诗词大会,要给参赛的学生进行编码,面对庞大的参赛队伍,没有固定的编排的程序,这就要求在编码的时候考虑到不同的编排方式,然而众多的编排方式中肯定有一种是最有的编排效果,不仅编排方便,而且更容易区分班级、男女及号码,这样看着编码就能明确地知道是哪个班级的学生,参加哪种项目等。
   四、良好的数感实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
   众所周知,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符号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建立在数学的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当学生把抽象的数字与更形象的事物和问题联系起来的时候,会加深他们对数的理解,使抽象的数学符号具体化,学生长期接觸这样的事物,这样就形成了数学的能力,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我构建。如我们熟知的温度的表示方法,需要用“+”和“-”来表示零上还是零下,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们可以走出教室,到外面去感受温度的存在,如果条件所限,可以借助冰箱模拟生活情景,温度高,可以用“+”来表示,箱内的温度低用“-”来表示零下,这样学生就形成了数感,实现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如果在书本上再遇到这样的符号,他们就知道所要表示的意义。
   总之,课标提出的数感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刻挖掘教材的内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数感,但我们也要意识到数感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大红.谈核心素养下学生数感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9(9).
  [2]王永弘.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7).
  [3]张清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甘肃教育, 2019(6).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3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