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数学课程标准作为数学教学纲领性的指导纲要,在其总目标中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教学要在利用数学符号描述现实生活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符号感和数感,并且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并且在内容标准的实施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分阶段做了全面、细致的阐述。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建立数感是数学教学实践改革中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笔者就其内涵和培养的策略提出自己粗浅看法。
一、数感的内涵
1.数感是人们认识现实生活的一种客观需要
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用到数来记录生活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非常广泛,这就把数和生活建立起了必然的联系。如在生活实践中收获了几袋苹果,需要销售,能卖多少钱?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对一袋苹果多少斤先要做一个估算,然后到市场上调查苹果的价格。这样无形中就运用了数感,而且解决了问题。
2.数感是运用数学的思维“数学地”思考
数感就是数和实际的生活背景相联系起来,并运用数学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这对每一个人来说是和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因为生活中处处需要我们学会数学的思考。这种思考可能是一种预测能力,也可能是一种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人们生活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比如,当我们向一个盒子里装东西的时候,我们首先会估计物和盒子的长和宽,然后再判断是否能装进去。这些都是非常常见又非常实际的问题,把实际的问题和数学联系起来,这就是数感的运用。因此数感就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或学习中,自觉、主动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是将现实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
二、培养学生数感的策略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面向全体学生,其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这种素养不是为了应试而熟练地计算书本或习题上的算式,其核心内容是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学会思考问题,并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这才是学生具备数感的关键。
1.摄取生活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课标对低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数学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即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熟悉的生活场景,利用身边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通过仔细的观察、认真的操作,解决一些小问题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就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之中,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东西,而是非常具体的,从而感受到数的存在,感受到数的意义,体会到原来数有表示和交流作用,这样学生就建立了初步的数感。在认识数的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己身边的数,在生活中运用到的数,以及如何运用数来描述身边的事物,这样学生就感觉到运用数可以非常简单地表示身边的现象。比如:在学习几十的认识中,学生借助数学工具数字棒,通过摆放,了解到了十是由十个一组成的,十里面含有十个一,二十里面含有两个十,二十是由二十个一组成的,这样学生对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让学生估计数学课本的厚度等训练,这样学生在对数量进行具体的感知和体验中,强化了他们对数的认识,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2.捕捉生活实例,理解数学符号与信息交流关系,形成数感
数学符号是现代人们生活中交流信息的一种手段,如果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有助于学生形成数感,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如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并说说他们表示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搜集来的住宅区的门牌号码,自己的学号以及身份证号码等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我让学生交流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学生就会说出门牌号表示的意义:如3201表示的是三号楼二单元1号房间。再如身份证号码620422198511284528,其中620表示的省,422表示地区,19851128表示的出生年月日,后面的表示相同地區同生日的人的编号等。这样,学生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号码编排的特殊含义,理解了数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3.在实际的计算中,提倡多样化的算法,增强数感
课程标准指出,在低阶段的教学中,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并倡导算法的多样性,这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当然我们提倡的运算,不是重复机械的技能训练,而是要将数的理解和运算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生的数感,体会运算的实在意义。如坐船的问题,五(1)班有52人去公园里坐船玩,大船能坐15人,小船能做4人,怎样租船比较合适,租船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有一种方法是最合适的,既不浪费资源,又比较经济。这样学生在具体探索实际的问题中,了解计算的意义。
总之,数学既然是人们实践生活中的产物,就要让数学的学习和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感,了解数学的意义,从而形成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徐燕琼.关注数感培养,打好小学数学基础[J].课程教育研究,2019.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90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