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丰富方式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赵会涛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中,兴趣能够提供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學质量与效率。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托,而教学方法是落实课程目标,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以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落实课程培养目标有所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兴趣;教学实践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乐知”就是在兴趣的引导下实现知识的思考与探索。兴趣是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或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某种心理倾向,这种倾向能够激发个体的主动性,使其在思考与探索中不断调动主、客观因素,以达到预期目的。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规范学生思想行为,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法治精神,构建法治社会的主要课程。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僵化,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考与探究更多的是基于教师的主观经验,而缺乏自主参与,因此,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围绕学生兴趣所在,不断丰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一、 加强情境构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情感环境基础上,个体通过调动经验,融入情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主观体验,自主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相对抽象,教师在教学方法设计中如果单一采用语言讲解,必然会让学生在静态的文字语言中失去建构知识体系的依托,从而失去思考与探究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融合在动态的情感环境之中,让学生在环境的启发与引导下潜移默化地完成知识的学习与情感的转变。
  例如在《家的意味》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设计了如下情境:(一)播放视频《史上最辛苦的工作》片段1,并要求学生思考交流:招聘者招聘的可能是什么工作?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应聘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二)播放视频《史上最辛苦的工作》片段2,并要求学生思考交流:应聘者真正应聘的是什么工作?应聘者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在视频营造的情境氛围中,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意识到了史上最辛苦的工作的应聘者就是妈妈,而妈妈所付出的辛苦才让我们有了一个温暖、安全的家。在视频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对妈妈的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感动中也进一步理解了家的意味。
  二、 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代初中生成长在网络环境中,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信息化也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初中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引入类型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熟悉的学习环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点,调动其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进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中,为了培养学生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理解生命来之不易,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怀,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利用微课的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及时的指导。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利用视频《新生命的孕育之旅》制作微课,并从中提出思考问题:你们知道人类的生命是怎样形成的吗?我们生命本身可以实现逆生长吗?组织学生自主观看微课,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则围绕生命的话题与学生展开讨论,并基于学生对生命探究的兴趣点进行点拨与启发,以落实生命教育。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依托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条件,并基于学生的兴趣点促使其深入探究,以完成课程实践目标。
  三、 开展生活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阐述教育理念的时候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于生活化教学设计更多的是局限在课堂讲解上,用抽象的语言还原生活,导致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法制观念的理解脱离现实,难以真正内化,更影响了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指导与塑造。针对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入手,利用生活中令学生感兴趣的人和事引出道德与法治理论。
  例如在《我与社会》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角色设计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将学生置身于田野、工厂、商场、街道等环境中,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以及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有哪些感受;在学生发言后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启发学生对真实社会的感知,引导学生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接下来,教师以学生的一日生活为例,从早晨被闹钟叫醒一直到晚上睡觉,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说一说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进而启发学生理解自己与社会的关系,体会社会关系的多重性。这样的教学设计打破了单纯的理论教学,而是将知识教学回归生活,启发学生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进而依据生活需要实现对自身思想与行为的塑造。
  四、 引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学生知识理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案例为学生展开理论知识讲解,并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案例讨论与探究,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提炼理论知识要点,进而形成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性思考。
  例如在《诚实守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为引导学生理解在社会生活中失信给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结合新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案例:2018年7月,浙江温州饶先生的儿子高考发挥出色,考上北京某知名大学。但是,学校却来电称:饶先生存在失信行为,请立即处理,否则不予录取。原因是饶先生欠银行20万贷款不还已两年多,经法院判决后拒不执行判决,因此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在案例分析中,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分析为何会出现新闻中的情况?诚信对于我们有怎样的意义?在案例的启发效,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经过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分享观点、补充案例,并从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入手,说明诚信在现代社会运行中的重要价值,从而深化了学生对道德规范以及法治社会建设的思考。   五、 渗透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获得欣赏、肯定与激励是个人实现自我发展最强烈的渴望。赏识教育是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基于个体关心与爱护。在教育教学指导中,赏识学生行为的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的过程。在他人的赏识与肯定中,学生能够利用外界因素对自我行为做出评价,并在积极心理的驱动下,不断加强正向行为,并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价值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将赏识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从新的角度观察学生,并发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在自我约束与教育中不断提升。
  例如在《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的教学设计中,教师结合班级管理为学生设计了“责任伴我行”的学习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思考并分析问题:举例说明你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何种身份,完成了什么任务?你当时的感受,以及对他人有什么帮助和影响?在互动讨论中学生纷纷发言,表达自己在班级工作中的表现;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提供图片资料,对学生在班级工作中所展现的责任感做出进一步说明,并结合学生的表现给予欣赏与肯定。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表现出的责任感进行了充分的认可,使得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深入理解了责任的重要性,并有意识调整自身思想、行为,提高在班级管理中的责任意识。
  六、 组织实踐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所谓“实践出真知”,参与是实践是学生提高思想认识的主要途径。初中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对真实社会的直观体验,对公共道德、法律法规的理解常常陷入迷茫,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表现出手足无措。针对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真实感受公共道德的重要意义,理解增强法律意识,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性。
  例如在《心系公共利益》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依据“保护共同家园,从我做起”的主题,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城市污水处理站”“‘蝴蝶与鸟’的标本展”“环保生态村”“植物园”等;组织学生收看环保电视节目、录像;在“六·五”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自主设计环保海报,环保宣传单,并走上街头以“环保卫士”的身份进行宣传。这样的实践活动将环境保护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来,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中理解环境保护对于公共利益的影响,并提高维护公共利益的思想认识。
  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关键因素。在初中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改革要求,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不断深入思考与探究,进而实现思想道德与法治精神的全面塑造。
  参考文献:
  [1]张亚军.信息技术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150.
  [2]王军.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9.
  [3]李荣胜.初中生生活化德育体系的建构与实施[J].名师在线,2019(11):80-81.
  [4]朱学海.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93-94.
  作者简介:
  赵会涛,甘肃省庆阳市,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第五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5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