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应试教育早已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更加需要摒弃传统教法中的陈旧手段,全面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过去的“要我学”为如今的“我要学”,切实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师生关系;学习氛围;多媒体技术;评价机制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抽象的数学知识只有和现实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是活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才能体现知识学习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恰当地组织教学,让多姿多彩的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下面,笔者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刚由小学进入初中,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加之学习科目的增加,学习难度的加大和在校时间的增长,学生不得不改变以往的作息习惯和学习方式。在这个过渡阶段,就数学而言,如果教师不能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不能投入情感,不能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教师的关怀,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学习意识仍会停留在小学阶段,从而直接影响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该舍得情感投入,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让学生敢于接近,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多年来,大多教师受“师道尊严”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的很远,课堂上经常发火批评学生,时间长了学生见到老师就如同遇到猛兽,唯恐躲之不及。甚至有时候上课连大气都不敢出,试想:学生经常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思想上有多么煎熬。因此,教师要学会放下师尊,低下身子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再害怕老师,敢于接近。另一方面,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真实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任何调皮捣蛋的学生或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其实都是有原因的。他们越这样,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家访、座谈等多种形式,正面或侧面真实了解全班每一位学生,然后对症下药,正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多与学生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活动,多沟通多交流,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和谐关系。当师生之间建立起一种彼此的信任之后,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较强的友好感,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关怀,感受到鼓舞与激励,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之后,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科目。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氛围不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学习,学生学习有效果,教师有了成就感,课就会上得越来越有意思,因此,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启发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时,笔者这样讲道:“有理数?数字还有理了?难道还有无理数吗?”话音刚落,惹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笔者紧接着说:“哪到底怎样的数字叫有理数呢?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我们就都明白了,大家有没有信心弄懂有理数呢?”全班同学异口同声:“有。”整节课就这样拉开了帷幕,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教学效果也就大大提升了。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渲染数学教学气氛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初中数学教学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教学现代教学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帮助他们学好有关的数学知识。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时,让学生根据投影仪投出的问题看书,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对不能在书上直接找到的问题答案,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何异同,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把透明胶片分发到每组,把讨论的结果写在胶片上,然后,笔者把他们的讨论结果投影出来,让全班同学与教师一道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写出的结果最简单最准确,再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分组讨论,组内再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胶片上,再投影出来,引导他们讨论解决,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别人的问题中启迪他们的思维,又培养了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的精神,較好地发挥了他们的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联系生活实际,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除了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外,还可以通过将数学理论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的方式去进行兴趣教学。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数学教师对这种情况熟加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能够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进行兴趣教学,联系生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6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