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美术”课堂教学主张创意激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胡丽萍
摘 要: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体会乐趣,在“乐趣”的氛围中创新,是新课程改革中新的要求。小学美术老师要为小学生打造一个学生喜欢的美术课堂,在课堂上老师要不断地激发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学习、创新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感受自己创作成功后带给他们那些特殊的喜悦,通过这种方式,老师不但可以打造出小学生喜欢、热爱的美术课堂,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小学生学习美术的一种习惯。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意;乐趣
一、 发展小学生“乐趣美术”课堂教学中创意的重要性分析
(一)从小学生的心理角度分析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心理状态的原因,对美术的学习和审美方面还处在比较懵懂的阶段,尤其是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方面还不够成熟,他们不能成熟的要求自己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所以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件事上很长时间,但是他们对新鲜的、感兴趣的和活力四射的事物会非常喜欢。所以小学美术老师如果没有抓住小学生的心理,而是将教材按照传统的“填鸭式”进行讲解,没有发现教材背后的美观和使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这样会很难让小学生对小学美术教育感兴趣,更没有学习下去的欲望,从而会影响小学生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二)从小学生美术教材的内容分析
现代化的小学生美术教科书内容丰富、色彩鲜艳、形式多样,不只是有简笔画、油画、素描等多种绘画方式,还有雕塑、文字设计、剪纸、做工艺品等内容。如果小学美术老师只是单纯的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习书本上的基本内容,而没有让小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把小学美术教材上的内容学活,小学生就很难发现教科书背后所表达的美丽的事物和美丽的情感,这样不但会影响小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兴趣,也不利于对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从深化落实小学生新课程要求角度分析
中国的教育部文件指出,到目前为止,中小学生的新课程改革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原因是现在的家长和老师还是更加注重智慧的体现,往往忽略了德育方面的教育,单纯地注重成绩单上的分数和最终的升学率,但其实中小学生更加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更没有实践能力。通过教育部指出的相关内容,家长和老师应该了解,小学生具备的应该是适应孩子终身生存和发展的必备品质和能力,而不是一时的成绩单上的分数和升学率。老师和家长分别代表学校和家庭重点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注重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的教育,尤其是自主发展、相互合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将“乐趣美术”课堂上的创新思想融入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让小学生在学会美术知识的同时,更能体会小学美术的魅力,从而发展了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学校和家庭均不可忽略的重要教育方式。
二、 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内容没有完美地融入传统的教育模式中
现代化的中国,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方面,更是从小学开始便更加地注重素质教育,然后在一一的渗透到各个年龄阶段的现实教学当中。但即使是这样,在中国,仍然有很多小学院校都还存在传统式的“填鸭式”教育,对小学生美术教育不够重视,还会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照着教材宣读教材内容还是比较常见。像这样,教师只是单纯的遵循教学大纲进行讲解,不会在小学美术的课堂上进行创新,使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就会显得小学美术课堂上的主体依然是美术老师,而不是小学生本身,会让小学生十分被动。通过调查显示,现在仍有很多小学生的美术课上,小学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发挥的去画画,而是按照老师的想法,按部就班的构图、上色,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小学生对美术的创作热情,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创作意识,从而使得小学生丧失了创作能力。
(二)缺少正确、全面的评价体系
在一般情况下,小学美术老师比较喜欢按照小学美术教材、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或者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多年经验的角度对小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这樣往往会发生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符合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和老师们多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经验的小学生作品就会得到很高的评价,甚至会拿到课堂上表扬,让同学们一起欣赏和学习,反而那些有着自身创意的绘画或者雕塑、剪纸等其他艺术品得不到正面的评价,甚至老师还会批评这些学生。小学生受到老师评价的影响,小学生就会在美术方面下意识地去按照老师喜欢的方式去完成任务,这样小学生就不会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作,这种评价学生作品的方法便会让学生对美术失去兴趣,更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现在的小学里,有很多小学美术老师还会使用竞争的方式,让小学生将作品拿出来比赛,认为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小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但是老师却忽略了小学生不成熟的心智,通过这样的方式,比赛成绩好的小学生会认为自己的作品无人能敌,骄傲自满,对比赛成绩不好的小学生会增加他们学习美术的压力,会就此对美术失去兴趣,更没什么乐趣可言,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彻底的厌恶美术这一门课程。
三、 如何让创意成为“乐趣美术”课堂上最好的老师
(一)将新课程改革内容完美融入传统教育模式中
1. 注重乐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只有小学生体会到了乐趣,才会对这个事物感兴趣。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乐趣教学是激发小学生兴趣和小学生学习热情最好的方式,老师要从实际教学出发,通过生活情境设计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乐趣,激发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老师可以告诉同学们,他们的妈妈要去参加一个同学聚会,让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画笔给自己的妈妈设计一身衣服和一双漂亮的鞋子。这样的生活情境,会使得小学生在设计的时候更加用心,他们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想方设法地让自己的妈妈穿的漂亮,这样不但让学生体会到了小学美术课堂的乐趣,也会加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2. 注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同
每个阶段、每个班级学生之间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小学生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躍,对待事物的情感和观察的角度与成年人不同,尤其是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当中,老师要认识到小学生和成人之间的不同,同时要和班上的每个学生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内心的想法和兴趣所驱,重点是学习美术的思想状态。老师要因材施教,争取为这个班级的每个学生制订一个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案,重点是密切联系学生,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老师关爱的,这样不但是美术方面的,也会提高学生在其他学科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可以进一步加强小学美术教育和小学美术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增加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现代化中国的发展,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越来越多的教育重视信息化、电子化,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小学生对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的认识。比如,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教学生《戏剧脸谱》一课中,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脸谱的视频,通过小学美术教材、现实中的脸谱和视频中播放出来的内容相结合,这样不但让小学生了解中国京剧的脸谱文化,还可以让学生知道脸谱的区别。通过视频教学,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何乐而不为。
(三)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老师应该清楚地知道,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小学生,每个人的审美观点都是不同的,所以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也不同。对美的欣赏,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定义,每个人创造出来的美术作品都有它们特殊的意义,老师要理解这一点。作为老师,就应该保护他们创新的“幼苗”,鼓励他们让这些“小幼苗”在小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比如,老师可以在教师的某一个角落做一个“美术作品展示墙”,主要展示小学生比较有创意的作品,这样可以为这些“幼苗”助长,让作品被展示的小学生心内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不但可以培养这些学生的自信心,还会让其他学生对这件事感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四)营造“乐趣课堂”的创新环境
首先,将生活中的创新元素引入到课堂中来。要想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就要从生活开始。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上一节有关蔬菜方面的课程。蔬菜是现实生活中的必需品,每个人对它都不陌生,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等等,那么如何让蔬菜在我们的画板上活起来?这样小学生就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有的给西红柿画上了笑脸,有的说黄瓜和茄子是好朋友,他们正在对话等等。
其次,可以引用音乐的元素。为了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乐趣、扩散学习思维,老师可以在美术课上放一段音乐。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放一首蒙古族歌曲,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一片一望无际大草原和草原上所有他们想要拥有的事物等等。
最后,可以引用游戏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美术教学应该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创作思维,加强小学生的认知度,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老师可以引用游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比如,老师在上“我和我的小动物”的课程中,可以准备一些头套,例如牛的、羊的、老鼠的等等,通过做游戏的方式,增加小学美术课堂活跃度,学生还可以通过做游戏了解每个动物的特征,再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的乐趣,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 结语
小学美术课堂上,乐趣和创意同样重要,怎样把乐趣和创意有效结合是小学美术课堂的重中之重。随着现时代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的教育课堂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把新课程改革和传统教学完美结合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杰.高中美术课如何体现美术的乐趣[J].学周刊,2015(2).
[2]李永丽.美术课中如何让学生体验乐趣[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5).
作者简介:
胡丽萍,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建瓯市建州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887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