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感官的教学体验等为教学优势,为小学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很大教学辅助作用,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们创设合理的情景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
  新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融合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运用具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在教学层面上来看,将两者深度融合,能够更加深入的讲解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文笔者重点从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微课教学以及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教学两个角度解析探讨。
  一、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到教学后衍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帮助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综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微课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方式主要包括如下:
  一类是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教师提前录制好微课能够帮助他们对课堂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教学时能够减少出错率,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再者,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内容,比起传统的预习来说,利用微课预习能够使学生更加融入进去,好像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例如《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内容教学,我们可以提前将这一知识的重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学生能够把握住重点并且将之与加减法联系起来。
  二类是微课应用于课后复习。微课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复习,减少学生的习题出错率。传统教学当中,学生在课堂上疏漏了某些重点知识点是很难及时得到补充的,第一是教师回答不过来每个学生的问题,肯定要以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主,第二是有些学生不好意思问教师问题,造成知识点没有及时得到补充,但是微课就能够帮助学生改善这个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将没听懂的知识点记下来,等到课下采用观看微课的方式帮助自身再次了解这个知识点。
  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最显著的优势在于拓宽教学空间,为课堂教学延伸做贡献。而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多媒体教学最大的价值在于激活课堂氛围,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具体而言,笔者以为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当中,我们通常会发现教师将教学时间过多地用在了板书上面,尤其是一些图形课程上,教师画图就会浪费掉很长时间,有时图形绘制出现错误浪费的时间更长,学生的记忆也会因此出现断层,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改善这个缺点,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就可以将课堂中需要的图形绘制在课件当中,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软件播放出来让学生观看,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在此之中一直集中在课堂上。例如教学《圆的周长》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用课件演示:转动的风车,形成圆形,然后提出问题:对于这类图形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测量得出周长吗?为什么?以多媒体课件呈现内容,课堂上就能够减少浪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而且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更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自己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之上。
  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本中不易理解和难掌握的重难点,能将课本中抽象复杂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转化,使之成为我们能理解的,简单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发展和转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帮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加深记忆。
  例如,教学《找最大公因数》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在学习过了什么是因数,但对于其他的知识就是很了解了。因此,利用他们学习过的因数的概念,现在课前做个小游戏,找找“8,9,15,27”的因数,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展示出“8,9,15,27”的因数,并以9和15为例讲解最大公因数。这是在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两个圆圈,一个圆圈中是9的因数,另一个圆圈中是15的因数,引导学生发现9和15的因数中有相同的部分出现,并用动画演示让部分学生清楚的看到9和15相同的部分合并到一起,同时发出提示声音,有机的做到数形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过程中将抽象化、概念化、理性化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知识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是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及时的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传统教学中,教学效果往往要通过批改作业或测验才能了解。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对学生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一方面学生学完一节内容后,能够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薄弱点,容易出错的環节;另一方面教师能够通过课堂反馈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信息,从而根据学生学习表现和实际情况制定下一节课教学目标,择取教学方法,让教学更加有的放矢。例如,教学完《角的度量》这一内容后,我们可以设置如下课堂检测题:量出如右图所示各角的度数。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量角的方法。最后多媒体展示个别学生作业,重点筛选测量出错的学生作业进行展示,以此提醒其他同学,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归纳测量方法,规避同类错误。
  结束语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策略有很多,笔者在本文提及的几种也仅是笔者教学实践中常用且有效的,希望能够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有昌,鲍银霞,李宇韬.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7(6):40~41.
  [2]周佩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深度融合策略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
  [3]冯忠元.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J].学周刊,2018(14):136~13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997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