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生物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多种途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传统教学多偏重“满堂灌”式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程度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教师应寻求多种途径,利用有限时间增强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深入学习、真正掌握知识,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初中生物; 有效学习; 课外拓展;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3-014-001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阶段,是教师引导學生共同构建生物高效课堂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核心素养已成为生物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有效学习可体现在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消极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合作探寻新信息。在教师提供相应资源,教授相应学习方法的前提下,学生更深入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活用知识,从而学会如何真正进行有效学习。
  1.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看似主动,实则被动
   现下多数教师喜欢在生物课堂上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环节,提前预设好几个问题,提供相应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针对学生发生的突发状况提供相应指导和帮助。师生之间的互动看似热闹,实际上学生并未进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只是在教师设定好的框架里习得既定知识,这样的课堂设计刻意、死板,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未凸显。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思维受限,知识整合存在困难,陷入教师构建的学习框架中难以跳出,有效学习程度低。
  1.2看似开放,实则闭塞
   生物是一门开放性学科,生活处处皆生物,教师常倡导将生物知识应用于生活,同时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生物常识。从前信息发展缓慢,课堂设备简陋,课堂模式呆板,课上课下可进行的生物活动少之又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借助投影、课件照本宣科。如今互联网发展迅速,可用的教学用具、教学媒介多样,学校也支持进行各类特色的课题、拓展活动。教师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利用各项新兴技术资源,如隔空投影、虚拟实验室、希沃平台等,开展了一节节“生动”“有趣”“互动”“共享”的生物课。实际上,很多教师利用这些资源的方法浮于表面,学生真实参与度低,被新兴技术分散注意的同时浑水摸鱼,师生互动交而不汇,忽视了学生情感、认知能力的提升,以至于学生无法善用资源进行有效学习。
  2.途径及方法应用
  2.1创新思维,课外拓展
   课外拓展形式多样,如在校期间,教师可开展生物类社团,笔者就曾开展过绿化园艺社,带领学生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多肉植物、校园植物、园林植物等。同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好地区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环保基地、纯净水厂、大学实验室等,以拓宽学生课外知识。节假日期间,教师可提前布置多个课题,任学生自行选择,也可自行制定实验方案。如笔者暑假期间布置给学生的三个课题就是制作酸奶、制作腐乳、烘培面包,借此帮助学生巩固细菌、真菌的相关知识,学生利用家庭资源的同时也增强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
  2.2合作学习,自制教具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生物课堂而言必不可少,独立创作有其好处,但初中生思维有其固化性,合作学习可促进学生互相交流,打开创作大门。传统生物课堂中,通常是由教师自带模型进行展示,或是自备教具进行演示教学,再由学生动手,根据教师准备好的器具进行重复操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机械观察、使用教具,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激发,对知识的理解也缺乏完整印象。因此,将合作学习和自制教具相结合,对学生的有效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2.3自主探索,活用手机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相对较差,家长、学校对于学生手机的使用始终持谨慎态度。实际上,各类教育领域的手机应用程序正在大显身手,有效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手机进行生物学习。初中正是对外界充满好奇心的时期,路边不知名的小花,校园中不知名的大树都值得学生进行探究。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其局限性,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善于询问,这时候,识别生物种类的手机应用程序,如花伴侣、微软识花等就有其用武之地,可有效帮助学生识别出植物的名称、种类、特征,学生在汲取课外知识的同时,无形中自主进行了有效学习,通过这种途径获取的知识不仅生动直观,也长久储存在了学生的知识系统里。同样的,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的手机应用程序还有很多,如可构建思维导图、展示学习作品的编辑类应用程序,可模拟探究、改进实验的生物虚拟实验室应用程序等。手机使用是把双刃剑,但是在可控条件下做好引导可一定程度上消除不利影响,极大提高学生有效学习的效率。
  3.结果及成效反思
   在初中教学中,生物课程占的比重并不大,可利用的教学时间多集中于课堂,因此,教师利用各项途径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如今大部分生物教师追求生动有趣、生活化的课堂,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吸引学生爱上生物,这点无可厚非,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初中生物课堂由于其学科特质,教师在调控好课堂的同时,也要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作,进而合作学习,开拓思维,最终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即学即忘”的问题,虽然课堂效果良好,氛围活跃,学生反应积极,课上反馈及时,但是在进行下一节课的时候,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遗忘甚多。这一现象说明教师顺应信息时代改善的教学方法固然有用,但有用的“保质期”较短,换言而之,学生并未做到真正的有效学习。经过探索和尝试,笔者采用了上述途径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颇有成效,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手机的使用局限性大,和绝大多数学校的规章制度、家长意愿存在冲突,需寻求方法克服。但总体而言,自制教具、课外拓展等活动的确取得不错的成效,也因此衍生出了更多学生可以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笔者的学生通过课外拓展活动,凭借沟通能力,甚至安排好了暑期生物志愿活动,自行联系场所,制定服务计划,真正做到了将生物应用于生活,将生活带入生物课堂。
   本文集中于探索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多种途径,以期为推动构建生物高效课堂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生物教学模式还需不断完善,但只要师生皆在思考中行进,生物的有效学习自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2378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