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化学作为自然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专门研究物质结构、组成、性质以及相关应用,并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相比于其他学科,其操作性更强,因此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应当同时重视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两方面的培养。深度学习作为解析式学习的一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能通过批判性思维,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融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中,从而制订出最佳的学习计划。为此,本文首先就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再基于深度学习探讨教学策略。
  关键词:课堂改革;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深度学习总项目组”对“深度学习”的界定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地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一、 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入,但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其背后存在的许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深思,为此,本文就其中主要四点进行以下的归纳与总结:
  (一) 教学定位缺乏准度
  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是教学效果与质量,而教学定位却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定位的不准确,常常造成许多问题。如高中化学原电池这一知识点,教学大纲中仅仅需要学生了解并掌握原电池的概念以及形成条件,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去深入地讲解双液原电池与单液原电池中能量的转化效率,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学定位的不准确。因此,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旦出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错误判断,并且无视学生是教育主体这一事实,便会造成教学效率的下降。
  (二) 活动开展缺乏效度
  在诸多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式中,探究活动的设置是尤为重要的,旨在通过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的知识与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但在实际的教学改革中,研究活动的设置往往由于针对性不强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如“二氧化硫性质探究”活动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S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再通过一系列与化学试剂的反应来加深理解这一概念,然后在接下来的分组实验过程中,都很好地按照教师的预设流程进行着。但在之前章节的性质探究中,已经有过“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关系”的讲解与探究,现在继续设置相关的探究活动已经不具备很大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导致探究性活动演变为验证性实验。教师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针对性的缺失,便会对接下来学生学习SO2的氧化还原性造成一定的困难。
  (三) 问题设计缺乏深度
  在新课程教学中,驱动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实际的驱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三个倾向:首先是错误地认为问题越多,教学效果越好。在笔者曾经的试听课中,出现过一堂课设计多达五十多个问题,尤其是这些问题绝大部分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从而反映出问题设计者在设计问题过程中缺乏思考与判断,从而造成课堂纪律的混乱;其次是问题设计存在较为明显的经验化;最后则是问题设计出来缺乏一定的指向性,如教师在提及某一烷烃是否有同分异构体时,想要学生运用手中的球棍进行组装,潜在意思是想要学生回答有几种,但学生的回答往往是“有”,因为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往往会导致师生间沟通的障碍,从而造成课堂教学质量的下降。
  (四) 技术应用缺乏适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地朝着细化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造成了许多认知上的错位。如微课制作中存在的误区,可以归结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微课成为课堂教学中视频教学的部分,教师将课堂录像剪辑成片段供学生课后学习,但重复性的学习必然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另一方面用微课来替代实验教学,部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往往用微课视频来代替实际的实验教学,虽然时间控制得很好,但学生对于实验操作中的可感知性与不可预知性的理解便会大打折扣。
  二、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对策
  深度学习使学习者在学习与理解的過程中,能通过批判性的思维去学习新的思想与知识,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与知识框架中,并且在其中建立起新的思想联系,然后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去解决问题。因此,深度学习是建立在认知事物本质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更高阶段的学习与认知,相比于较为浅显的机械式记忆学习,深度学习能更为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理性评判的思维下去理解反思,并注重实际应用与问题的解决。
  (一)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进度体系
  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将当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重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科学认知、人文教育以及实践操作等多个层面去分析梳理当下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构建出理论体系与知识框架,并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结构与认知将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进度上的把握应该是按照螺旋式的结构,并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构建出科学的、符合逻辑的教学进度体系。
  (二) 创设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情境,理论联系实际
  在许多教学改革与新的教学理念中,情景教学都是极为重要的,其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通过所设定的特殊情景来帮助学生去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并且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从而去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情景教学能有效地深化课堂教学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下的社会时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课堂情景的创设,并将核心的教学内容融入其中,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具有逻辑关系、层次分明而且指向明确的问题,将学生带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深度学习。
  (三) 加强学科思想的渗透,创设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当学生在进入深层次的化学学习中,往往会涉及化学学科思想,这是建立在化学知识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概括,即化学科学特征与规律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正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将化学思想渗透至教学内容中,从而逐步地帮助学生构建化学思维,转变不良的学习方式,并逐渐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以“镁的提取与应用”的教学为例,该节内容只有Mg与N2以及与CO2的反应为新知识,该课时最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要求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微粒观与物质转化观、化学价值观和绿色化学观,初步形成学生的化学工业技术思想。分析该节内容在《化学1》中的位置,可以轻易地看出本节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加深认识廉价原料制高价产品、富集思想等基本工业技术中的理念,同时意识到工业提取某物质需经历“原料的富集、产品的制备、纯化”三个环节的学科思想,并将此通法在制备其他物质的流程设计中加以应用。在实际课堂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对比“溴、碘的提取”流程以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分析这些流程的共同之处,让学生深刻体会从自然界获得人类所需要物质的一般思路,从而建立相应的学科思想。在此之后,可以让学生“以海水提取镁的流程为例,设计从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提取镁的工业流程图”进行这样的促进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进一步升华学科思想,切实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四) 呈现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强化学科基本观念的渗透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板书是针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归纳与提炼。因此,教师在书写板书的过程中,要时刻谨记教育主体为学生这一事实,通过板书来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新知识,并掌握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规律,同时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的思维。另外,板书设计作为思维导图中的一种,教师应当注重图标与文字的结合,充分囊括教学内容,并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与过程,而切实地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作为解析式的一种,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尤其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情况下,能通过批判性思维,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融入自己的知识框架中,从而制订出最佳的学习计划。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符合学科思维逻辑的教学进度体系,创设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科思想的渗透等等,都是基于深度学习理念所必需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应当将深度学习理念深入贯彻至教育改革中。
  参考文献:
  [1]胡久华.罗滨.陈颖.指向“深度教學的化学教学实践改进”[J].课程·教材·教法,2017(3).
  [2]黄华文.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J].教学与管理,2018(16):50-52.
  [3]刘淑,刘丽美.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8(11):78.
  作者简介:刘瑾,福建省宁德市,福建省霞浦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328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