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德山
摘 要: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重要的模块,实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对于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读写教学的有效结合途径,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空间,提供多样化的读写学习方案,这样才能够实现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与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鉴于此,文章主要对阅读与写作结合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重点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阅读与写作;初中语文;重要性;问题;结合策略
一、 引言
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的环节,通过强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阅读与写作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有助于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和了解作者的创作手法,这对于提高其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阅读与写作进行很好的结合,在保证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样才能够彰显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二、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与写作作为其关键部分,二者始终处于不可分割的整体。尤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换言之,阅读与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阅读则注重学生的积累,而写作则是知识的传递和表达。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学生虽然内心有着强烈的表达情感,但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却无法将内心真实的想法完美地表达出来,之所以出现当前这一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疏忽于阅读所致。由此可见,学生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不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主动学习名家文章创作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技巧,并且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写作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将内心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而写作对于阅读来讲,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创作的过程实质上也是阅读成果得到体现的过程,而且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能够使得学生更好地体会阅读的真谛,把握文章的创作精髓,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极其重要。总而言之,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保证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才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现存问题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认识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应当将阅读与写作进行分开来讲,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很显然,部分教师否认了阅读与写作相辅相成的关系,无论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学生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讲,都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诸多方面因素所限制,往往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学缺少目的性:具体主要指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与写作教学时,并没有根据实际教学的要求,明确阅读与写作目标。在实际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注重文本的内容分析,并没有给予创作情感、创作手法等足够的关注,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的工作,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学生只会一味地平铺直叙,文章方面缺乏真实情感的投入,这就造成了文章内容无法得到很好的升华,导致文章的整体创作质量不高,以至于阅读与写作出现教学分离现象。第二,没有掌握好教学中文章的选择:在阅读与写作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够对学生做到很好的了解,对于教学深入把握不足。尤其在文章的选择过程中,往往偏离了教学的方向。与此同时,所选择的文章内容过于简单,对于学生的文章创作没有实质性的帮助。鉴于此,语文教师要给予这部分内容高度的重视,必须严格把控好文章的内容,只有保证所选择的文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够对学生写作有所帮助,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效结合策略
(一)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標准,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想从根本上保证阅读与写作实现结合,而不是纸上谈兵,需要学生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注重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基础上,注重为学生创造更好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有着较为广阔的阅读空间,这样才能够保证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文章哪个创作技巧角度着手,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同时将其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并且根据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进行创作,为学生模拟真实的写作情境。通过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但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背影》这篇文章时,从文章的整体写作角度来讲,看似语言较为平淡,文章轻描淡写,但是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主要描绘了浓厚的父爱之情。这篇文章最为令人为之动容之处便是情感的真挚,在平淡的描绘中将创作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表达出无穷的意味。除此之外,作者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作者在描写父亲爬月台时的动作,由此可以说明父亲目前已经行动不便,生动形象地将父亲这个角色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爱。因此,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朱自清先生的这种写作手法,并且要充分掌握细节描写,将其运用到后续的写作当中,将会增添文章的色彩,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质量至关重要。
(二)通过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从写作的角度来讲,主要指作者将内心真实的情感通过写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学生年龄所限制,他们缺少生活阅历,对于现实生活认识不足,没有丰富的情感体验,难以准确地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阅读成为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丰富的阅读素材,不但包括传统名篇,而且还有符合现代发展的新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增强了语文教材的实用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要注重文章内容的讲解,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增大词汇量与积累素材,培养学生谋篇布局与遣词造句的能力,为后续写作提供重要的保障基础。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手法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景物进行了有层次的描写,作者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进行了深层次描写,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层次理解这篇文章时,除了要讲述作者如何进行景物描写之外,还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品味,并且要做好相应的摘抄工作,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景物描写素材。在保障当前工作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创作情感,如何将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而得到体现。学生只有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够将自身的情感通过写作得到完美的体现,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所在。鉴于此,语文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强化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强学生的情感表现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注重心灵共鸣,激发创作潜能
由于初中生年龄所限制,目前他们尚不能够很好地体会文章的表达情感。再加上受到学生知识储备所影响,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甚少,在当前这些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初中生内心真实的情感难以运用生动的语言真实地表达出来,从而导致学生所创作的文章缺乏情感,写作内容较为平淡无华,难以保证文章的创作质量。语文教师要想改善当前现状,可通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现及情感表达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能够做到掌握和了解,以此来强化学生的阅读共情能力。只有学生的阅读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使得学生的创作潜能得到很好的激发,不断丰富文章的创作内容,提高文章的整体创作高度。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此时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难题,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文章文字,并且能够找到文章描写作者内心的句子,然后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对这些句子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找到突破点,用心品味这些句子,从而与作者引起心灵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够训练学生在写作时,将思想感情巧妙地运用到文章当中,实现文章内容的升华,进而增强文章的创作质量。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重视阅读与写作教学,同时要意识到这两模块对于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并且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阅读与写作进行很好的结合。要想实现当前这一目标,则需要根据实际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在具体活动当中提高自身阅读水平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和了解作者的创作技巧,以及作者情感的表达方式,只有做好当前的工作,才能够促進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初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郎爱然.试论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新校园,2018(6).
[2]楼燕.浅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课外语文:上,2016(7):103.
[3]宋霞.改变常规优化创新:浅谈如何实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J].考试周刊,2017(88).
[4]彭丹.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J].新课程:初中,2017(8).
[5]陈海林.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52.
[6]林玲.语文知识中的“鱼与水”: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关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97.
[7]刘元顺,盛平平.初中语文读写融合的教学思考[J].华夏教师,2018(25):34-35.
作者简介:
马德山,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康乐县康乐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389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