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春兰

  摘 要:音乐课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由它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所以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在内容、方法、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形象等方面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策略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受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所以我们不能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要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让学生真正的进入音乐审美世界,品尝到音乐的美。我归纳总结了以下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以期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教学内容要强化
  音乐教学的内容应该让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发,这种审美因素是对教材美的立意、美的音韵、美的曲调、美的配器以及美的伴奏等等。在选择歌曲教材上,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凸显学生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在音乐的欣赏中,应抒发美好的意境,从一种温馨的心曲中展现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衬托出一片炽热的情怀。与此同时,歌曲教材还应具备百听不厌、百唱不厌的特点,日积月累,审美功效自然就会产生在“润物细无声”之处。对于音乐欣赏教学,要体现古典与现代,经典与文献,通过对人类音乐文化精粹的展示,来显现音乐美的结晶。对于配器编配“美”的着眼点在于简洁、洗练,充分显示其音色、织体的丰富美、变化美以及和谐美。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有对音乐审美的强烈渴望,努力挖掘和善于发现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将教师音乐审美的亲身体验融会贯通在教学内容的分析与处理之中,从而影响学生的审美性。
  二、教学方法要改进
  多采用情感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完全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没有权威性,没有强迫性,教者与学者是通过音乐审美媒介来交流审美信息,这是有别于其他如智力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情感传达,共同创造出平等民主的氛围,促进师生的相互交流学习。教师也可以进行体验教学法,学生的体验对于其审美性的生成至关重要,因而,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要以描述性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艺术氛围的渲染,审美情境的创设来组织各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音乐活动。如音乐欣赏、音乐表演、音乐创造等,特别要注意把音乐文化的相关知识融进音乐活动中,使学生在对音乐的感受体验中增加人文素养。
  三、教学环境要改善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没有良好音响美的视听氛围对学生的音乐聆听会产生直接的干扰,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对学生美感的诱发可以从清晰的音质、悦耳的音响来实现,而劣质的音响则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心情随之变得烦躁不安。另外,音乐教学中的视觉环境也要充分引起音乐教师的注意,要从美好的视觉环境出发来布置音乐教室,使视觉环境优雅及艺术化。对乐器的摆设与学生的座位安排应从交流与合作的角度整体考虑不断进行创新,对其他的辅助教学设施,如多媒体、录像、歌片、挂图以及幻灯等等,都要具有视觉欣赏的意义。总之,要遵循审美情境的创设与艺术情境的创设有机融合的原则。
  四、教师自身形象要注意
  一个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先做一个“美的使者”,要修正自己的衣饰,要随时保持整洁的外表。例如,发式上前沿一点,穿着上新潮一点等等,总体上看应恰到好处。在课堂教学中,既洒脱、欢快,又不失端庄和稳重,教学的表情、手势要凸显出亲和力、准确性和挥洒自如,以自身的审美修养来给学生展示其优美和高雅。其次是教学语言。教学中的口头语言可以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另外,音乐教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板书文字秀美规范,对于乐谱的设计应考虑精巧、整齐,布局更应合理。再次是教学气质。音乐教师的心理品质和深厚的专业学识构成了一个教师的气质,教师自身要对生活有美好真诚的热爱,对审美有自己独树一帜的见解,对教育艺术有亲身的体验,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美和在教育教学中创造美。
  (作者单位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642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