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玉凤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会贯穿使用;有效,因为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敏捷地思考,养成回答问题的习惯。此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水平。本文就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提问 艺术 语文 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和“阅读”在这一要求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端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则“考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大部分教师把语文学科教学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而不顾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热衷于大量的“基础训练”;迫使学生苦苦挣扎于茫茫题海中。这样做的必然结果是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下降,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就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取决于他们提出问题的性质和方法。因此可以说,提问不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较为复杂的教学艺术。那么,如何使语文阅读教学改变
不良现状,适应素质教育要求,使语文学习变苦事为乐事呢?
一、提问艺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可见,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会停止。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教导他的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过程中,思考的重要。那么,只有讲究艺术的提问,才能更充分地调动起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才会学有所获。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中,教师往往不由自主地唱起“独角戏”,课堂气氛沉闷,没有高潮,学生听起来也是迷迷糊糊,思维积极性根本没有被调动起来。可以说,一节课下来,教师唉声叹气,学生垂头丧气,最后以失败告终。究其根源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讲艺术的问题来。优秀语文教师教学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特级教师钱梦龙在讲《愚公移山》时,解释“孀妻、遗男”两个词语,问学生:“这个小孩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这样的巧妙问语,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的主动性,活跃了学生思维,深化了学生知识记忆,出现课堂教学的一个高潮。
看来,课堂上艺术性地发问对于成功教学多么重要。其实,语文教学中,每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通过预习之后都会有一些似懂非懂,这时候教师于无疑处生出疑问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就会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他们研读的兴趣。通过恰当的提问,教师明确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目的,凭此有效地控制课堂进程;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地思考、品味、感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怎样做到阅读教学中提问的艺术化
1.问题具有针对性。射箭打靶,设置问题也要切准要害。课堂提问要根据本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教学重点难点为方向,设计问题要直奔主题,干脆利落。教学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小石潭记》时,提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而后又“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乐一忧的思想感情是否相矛盾?我们该如何理解?学生结合课前提示能够做出判断,对主题有个深刻把握。
2.问题具有启发性。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是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来调动他们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论语十则》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火之光,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国际权威组织曾以时间为线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排在第一位的会是谁呢?”部分学生反应很快答出“孔夫子”,此时其他的学生也是恍然大悟。好的提问,像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3.问题具有曲折性。一味直来直去地提问,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也在妨碍、束缚他们思维的发展。如果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的侧面寻找思维的切口,会使教学平中见新。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接近尾声时,我提出疑问“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父亲怎么会知道‘我’被困在悬崖上的?”学生们开始讨论起来。接着又提出质疑“文中没有交代清楚是作者的疏忽吗?”学生恳切地回答“不是”,讨论后明确:这是文章谋篇布局上详略取舍的需要。
4.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联系起来思考,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拓宽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郭沫若先生《天上的街市》时,学生熟悉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教师提问:“诗中的牛郎织女生活与传说中的有什么不同?郭沫若先生为什么这样写?”这一问题激发了好多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有人回答“郭沫若先生同情他们,所以才让传说中不能天天相见的他们能够天天在一起,过上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有人经过一番考虑之后补充“这也是郭沫若先生对自由幸福生活向往之情的表达。”在自由交流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得开阔起来。
5.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常用的手段,如何利用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理解,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是我们应该刻意追求的。有句话讲得好:“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应该越来越多地激发思考。教师应是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在教学中他应该越来越多地成为顾问,应是一个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考者。”
教学《小石潭记》第一、二段后,我问学生“小石潭的景物美不美?”学生齐声回答“美”。我接下去问“如果我们把它当作一处旅游景点,需要大家拟一份简介来吸引更多的游览者,大家愿不愿意帮忙?”开始学生们拿起笔来,挠着头在座位上犯愁。我走下去,给他们以鼓励,结果很多学生都能写出一份很像样的简介来。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明白了:只要动脑去想,动手去写,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评价标准的把握。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否能成为启发学生的思维,传授基本知识等的重要手段,与对问题答案的评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评价标准呆板,那么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问艺术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教学《在山的那边》时,我提出问题“山顶为何能诱惑我”,有人认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海”这一思维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但他认真对待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点很可贵。教师对此该给予鼓励,继续引导:那么为什么是一座座山顶呢?学生思考交流后明确:我以为爬上山顶就能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都具有诱惑力。
2.难点问题教师要精心设计。过大、过深的问题,全班人都不会回答,教师在学生的陪衬下进行了一场独角戏表演;过小、过简的问题,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坏习惯。教师要精心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让学生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准确答案。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终会感觉到知识的“活水”源源不断而来。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宁鸿彬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成功教学的策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61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