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育的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也是教育的灵魂,创新的根本就是依靠教育和人才。音乐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科学的发现、艺术的创作,都需要有创新求异的思维、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以及创造性的人格品质。而以“创造”为主题的音乐教育模式更应该是鼓励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主动去探索和创新。
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巴达尼克1号,它使美国朝野受到了一场不小的震惊。美国人意识到,苏联十分重视基础教育,而且很重视那些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如音乐学科。这样,美国人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到了教育系统,并深入到艺术教育领域。于是,联邦政府开始对基础教育予以重视,尤其是对艺术教育予以重视。
由美国科学家们组成的教育研究与发展专门小组联邦政府的专家顾问团,他们提出如下看法:科学成绩的优秀与个体人类经验的广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最好的科学家并不一定是那些仅仅潜心于本专业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熟悉会使一个好的科学家的观察力更为敏锐。爱因斯坦曾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由此,音乐有利于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在美国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斯巴达尼克1号”的上天就这样使美国人如此清醒地认识到了音乐教育与科技兴国的关系,从而重视起音乐教育,并形成音乐教育中的创新主题。
《中国教育报》上有这样一则短文:某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题这样问到:“雪化了变成什么?”有一位学生写道:“变成了春天。”这分明是一个极富诗意和创意的回答,可他偏偏被批为错误。为什么?因为标准答案上赫然写着:“变成了水。”从这则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教师的观念狭隘,就会压制甚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师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先行者,更是教学的主导者。他不仅要懂得钻研教材,更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特点,充分加以利用和发展,关爱学生的语言和行动,尊重他们的思想,引导他们去耐心观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学生在各方面的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
“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可见民主的方式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的先决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的较少,往往只是成为被动的听者和机械的模仿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丧失自主的学习心理,对音乐失去兴趣。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学生的个性,摆正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把教师从“教书匠”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实践的主体,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因此,教师既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顾及音乐知识体系的学习课堂,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个性心理需要的实践舞台,让每个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以趣激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实践当中来,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最终实现对音乐的理解,创造出属于学生们自己的新的音乐过程。
“动”与“静”是一组相对的矛盾,但在音乐教学当中他们却是相辅相成,互为统一的。所谓“动”是指留给学生主体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提供能参与的氛围。而“静”则是指留给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创新思维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思考和想像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动静相结合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用音乐打开学生想像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动脑筋、展开联想,使他们的想法能够真正地融合到音乐当中去。
孙相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艺术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955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