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英语课堂上的教学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卢曼丽

  摘 要: 本文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探讨互动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指出互动教学的实质和目前常用的教学手段的不足之处,提出较有效的互动教学形式。旨在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局面, 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关键词: 英语课堂 互动教学 创新精神 英语综合能力
  
  互动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A・齐美尔提出,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互相交流感情,传递信息并对双方都产生影响的过程。随后,互动概念逐步从社会学科引入到了教育学科中,在英语课堂的互动教学中的“互”是指交互、相互,“动”是指起作用或发生变化,互动式英语教学就是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在课内发生的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教学过程。他是对传统我问你答、“权威―服从”关系的革新,而不是“指导―参与”的关系。
  一、互动式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
  互动式英语教学建立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它强调在教学中教师中介意义的共享,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社会性交互作用,既发展了教师的导向作用,又取得了师生的各自发展。借助互动式教学,教师不必简单地向学生传递文本的含义,而代之以通过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去中介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这种中介作用除了表现为对某事的模拟与演示外,更应表现为在师生互动中,对学生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的分析,以决定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支持。这种教学的交互,最终帮助学生发展他自身固有的自主中介系统,使之成为具有自知自明的学习者和独立自主的读者。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与本科生的要求不同,社会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必然目标。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一些男生普遍对英语学习兴趣不浓、英语基础薄弱、两极分化等。所以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是一味地倾听、接受,气氛沉闷,学生参与程度极低,即使偶尔有师生的互动,也不过是教师让学生来回答问题,不仅仅是学生感到这样的课无聊,即使是教师本人,上完一节“自说自话”的课也感到“郁闷”。这种课堂模式下产生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另外,高职生普遍厌倦枯燥的文字教材、语法的大量练习和一成不变的英语课堂,他们需要的是能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使英语教学过程及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的教学模式。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是每一位高职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三、对英语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探索
  (一)明确教学互动模式的实质
  笔者认为互动教学的实质有以下三点:其一,变被动为主动,确定和培养学生的“主体型”人格,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其二,师生不仅在人格上平等,而且在教学上处于平等地位,促使师生心理相通,情感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营造平等、愉悦和合作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其三,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教师把自己看成管理者和指导者,既是促进者又是合作者,教学相长,互相促进,起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推广教学互动模式的举措
  根据笔者实际英语教学检验,想改变你讲我听、你问我答的程式化的教学形式,有以下方法可供参考:1.组织质疑式讨论。创造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好奇。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式的讨论可激发智力,迸发出许多创新思维的火花。2.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这种组织形式可以临时的、短期的,也可以是相对稳定的。教师可给每个小组分配某个中心议题或某项实训内容,或某个专题报告,然后组织报告讨论或答辩,学生为了证明自己,维护集体荣誉,会认真收集资料,专心钻研,虚心请教,互相协作,团结奋进,长此以往,就会提高自身素质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位置调整或互换。有时可以突破教师永远在讲台上授课的定式,教师可以走下来,坐在学生座位上,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主持学生讨论,也可以提问请老师回答,形式的变化,表明教学理念的变化,“徒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组织教学辩论会或答辩会,就某个问题或专题,组织团队辩论或答辩,这种形式互动性强、影响力大,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四、结语
  显然,实行互动教学,如何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这本身就是一道难题,教师除了要转变观念之外,关键在于要精心备课,设计好互动教学方案。
  教育的理想在于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适应竞争,超越传统的能力,教学互动是开启创造潜能的好办法,在探索中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面临挑战,教师要敢于创新和探索,不断创造出互动教学的新办法和新形式。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2.
  [2]郭爽.如何在英语课堂上应用互动教学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5).
  [3]刘晓伟.课堂教学的互动形式与效应[J].中国教育学刊,2005,(3).
  [4]Brown,H.D.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83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