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南京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陆萍

  摘 要: 当今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到他们在校期间及工作后的生活,然而根据近些年的统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呈下降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南京市三所高校大学生作调查研究,找出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质健康 现状 对策
  
  当今,健康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健康是第一财富,健康是实现理想的基础。而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实现祖国现代化的建设人才,他们的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兴衰。所以教育部明确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健康测试不合格将不能毕业。而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忽视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虽然专业素质水平提高了,但身体素质却呈现下降的趋势,其实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充分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2002年7月4日,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发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案)》,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1.南京市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1.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是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外显指标,主要包括身高、体重和胸围三个方面。身高作为人体形态特征的一项基本指标,是反映骨骼的发育状况和人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体重是身体的重量,是反映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骨骼、肌肉和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发育状况和身体充实的程度。胸围是胸廓的最大围度,可以反映胸廓的大小及胸部和背部肌肉的发育情况,是人体宽度和厚度最有代表性的测量指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体型总体趋势是由以前的细长型向适中型发展,但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表现在胖的太胖、瘦的太瘦,大学生中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超重和肥胖问题已成为大学生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大学四年,二年级阶段超重、肥胖率暂时出现下降趋势,但这是短暂的停顿,而后又加速上升,到四年级时达到11.8%。
  1.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的指标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四个方面组成。力量是指机体某部分肌肉的爆发力;速度是指完成某项身体动作所用的时间;柔韧是指人体关节活动幅度的大小,以及韧带、肌腱、肌肉的弹性和伸展能力;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疲劳的能力。由于四者相互关联,任何一种机能下降都会影响到整体的身体素质。
  调查显示,男生在耐力和柔韧方面优秀率要明显低于女生,仅占到总人数的13.4%,而女生的优秀率达到了36.9%。相反女生在力量和速度方面的测试要比男生的优秀率差一些。和往年的数据对比,身体素质的优秀率有所下降,而不及格率有所上升。
  1.3身体机能。
  台阶试验指数与肺活量指数是反映人体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机能的重要指数,其数值越大,反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肺活量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肺活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调查显示,台阶男生的肺活量平均数是3367.82±45.61ml,女生的平均数是2230±22.13ml,男生的优良率达到44.8%,而女生只达到23.1%。男生不及格达到12.2%,女生达到35.6%,男生明显低于女生。
  2.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原因
  2.1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重视程度不够,体育活动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体育积极性。
  尽管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但是实实在在地贯彻了这一标准的学校却不多,取得显著成效的更是屈指可数。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主要以应试为目的,为了学生能够取得好的文化成绩,大多数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缺乏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注。高校虽开设多项体育课程,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参与积极性远远不及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对于学校统一举办的运动会,对于那些竞技性强的项目,参与程度远不及于带有娱乐性质的趣味项目。因此,学校方面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是有一定影响的。
  2.2大学生不良生活习惯。
  由于物质条件的充裕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泛滥”,有的大学生长期不吃早餐、偏食、暴饮暴食、盲目减肥,缺乏正确的营养卫生知识,营养结构严重失衡。还有部分大学生甚至染上了吸烟、酗酒、熬夜泡网吧等不良生活习惯,运动逐渐被电子游戏所取代,很多大学生成为了电视机、游戏机、计算机前的静态生活群体。因此,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严重不足。另外,虽然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健身有良好的认识态度,并具有健身意识,但体育健身行为不积极,锻炼时间、次数不理想,意志也不够坚定,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和生活习惯,从而导致大学生体质下降。
  2.3体育教师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调查显示,兴趣爱好是学生喜欢体育课的首要原因,而没有特长是他们不喜欢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首要原因,有13.2%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是觉得体育教师不好。应该说,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都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教师对学生,尤其对待后进生的态度不友好,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另外,有的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教学内容单一,整个教学内容完全围绕考试项目进行,对学生没有分层次进行因材施教,体育课评分标准采取“一刀切”,从而严重打击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
  2.4大学生承担的社会环境压力过大,间接影响了体质健康。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六百一十万人,还有一百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加之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面临这一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都在为将来的前途忙碌,背负着巨大的就业和生活压力,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考研或者出国继续深造,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3.对策研究
  3.1高校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调整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
  学生的发展好坏关系到一个学校质量的高低,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则是衡量一所学校体育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身体健康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前提,学校作为主要的教育机构,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另外,大学体育应该以健身娱乐为目的,收到缓解压力、愉悦身心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与快乐,而不是简单的技能教学。
  3.2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建设。
  由于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多,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广泛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许多学生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活动场地和器材,即使有场地和器材,很多人在一起活动,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降低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因此,必须增加对学校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的投入,改善学校教学和学生锻炼的环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体质。
  3.3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
  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合理配备师资,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大力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会提高。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兴趣才能使人有坚持的自觉性,排除各种干扰,提高积极性。因此,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要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体育教师就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优化教学模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学生的心抓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关心、帮助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
  3.4加强体育理论的教育。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是学校到社会的转折和衔接点,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导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体育理论教育,突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只有掌握一定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有目的地对身体锻炼活动进行自我指导,从而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3.5建立一支专门研究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科研队伍。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每个高等院校都应该成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负责跟踪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计划,并监督其实施。另外,还要对高等学校体育进行基础数据的研究、大学生集体项目开发的研究、大学生体质干预方面的研究和管理体制的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高等院校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更加符合科学规律,逐步改善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4.结语
  现今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学生体质发展的因素也是各方面的,教育部门、教师、学校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学生体质发展状况关注的力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有效促进学生的体质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人体测量与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陈星,张欣.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报,2008,(7):944-94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09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