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学生乐学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 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使他们能主动积极的汲取文化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和“言”的活跃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在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主动行为,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探究习惯,才能真正让学生“乐”于学习。几年来,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情感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渗透了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活动。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将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局限于固定的、枯燥的知识传授之中。“新课标”要求体现以人为本,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必须有机的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情感怎样激发?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创设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情景,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扣人心弦的导语,富有童趣的故事,课文情景剧的表演指导,课内学生游戏的组织以及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等,都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式。
二、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过程,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师生之间要实现教学相长,建立密切的教学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和挑战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学生的被动局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授《詹天佑》一文时,学生感知到了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文本意思后,如果顺势开导他们:“我真想根据书上的描写,用图把詹天佑开凿这两处隧道的方法画下来,大家愿意和老师比一比吗?”学生受到激励,马上就自己认真研读课文,课堂气氛马上就变得非常浓烈,并从中体会詹天佑的聪明才智。同时要多元地评价学生,允许学生出错,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组织教学的艺术和讲授语言的艺术。部分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的原因,其中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如讲授语言枯燥无味,讲授方法千篇一律,只注重自己讲而忽视学生听。长此以往,不但使本来就视语文学习为“苦”的学生产生不了兴趣,而且也会引起“乐学者”的厌学情绪,而通过“好奇――学习――交流――解答”这一活动却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元式开放教学
以往的教学过于封闭,教师忙于知识的满堂灌,课堂教学变得沉闷,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我认为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系统,更不能僵化教学程式,要鼓励学生对书本进行自我理解,自我斟酌,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去思考,实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教师要开放性备课,打破教学形式的一成不变。开放性教学,打破教学手段的僵化,以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头脑不是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职责就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学生“乐”于主动积极的学习从而使教学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177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