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丽
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认识结构,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巧妙设疑 激活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设情景、制造悬念,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且激发学生兴趣、思维。如教学“正比例”知识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谁有办法测量学校杨树的高度呢?学生顿时兴趣大发,言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爬到树上用绳子测量。同时就有同学说:树梢细而软,爬到树梢测量不安全。有的说:把它锯倒不就量出树的高度了吗?不少同学也反对把树砍倒的方法。一棵大树长之不易呀”。同学们争论不休,却又想不出好的办法。这时我说:“我倒有一个很简单的测量办法,不用爬树也不用砍树就可以测出树的高度”同学们哗然,产生悬念,很自然产生了求知的欲望,由此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盎然,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二、传授学法 培养思维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因此在研究教学的同时教师更要研究学生的学法,并加以指导,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一)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要顺利发展小学数学概念,必须从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等来综合研究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达到发展小学数学概念的目的。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际,总结方法如下:
1.结合生活,从实际中进行概念引入
数学来自现实生活,小学生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概念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小学生从掰手指手指到简单地运用计算机,都是在生活中不断总结而学习获得的。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化小学生的概念基础,就必须熟悉小学生的生活环境。
例如:在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时,先出示两组不同长度的四根小木棒,教师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后,然后把这四根小棒钉成一个长方形。又让学生观察这个长方形,然后,教师又进行演示,把它向其中一头拉斜,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的形状,引导学生说说这时的长方形变形后有什么特点。这时学生可以说出:两组对边的木条长度相等,但四个角又不是直角,因此这样就在小学生思维中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
2.化抽象为具体,强化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有很多数量关系都是从具体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具体与抽象的连贯。把抽象的内容转变成具体的生活知识,在学生思维过程中强化抽象概念。
如,在教学乘法交换律的同时,一般让学生先解答这样的习题:一种铅笔,每盒10支,每支0.5元,买3盒铅笔需要多少元?学生在解答中发现,这样的题可有两种方法解答。一种是先求出每盒的总价,再求出3盒的总价。那列式为:(0.5×10)×3=15(元)。另一种先算出:一共有几支铅笔?再求出3盒多少元?那么列式是:0.5×(10×3)=15(元)。这样借助于学生熟悉生活情景,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些。
(二)应用题教学
在解应用题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一般应用题,还要用转化的方法、对应法、假设法、还原法等特殊方法解决一些智力题。最后要交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在教学中多提供机会,为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动手实践 引发思维
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牛顿小时候喜欢制作风筝等,爱迪生从小时候就喜欢实验。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经常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具,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例如:教学“角的分类”一课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十个角为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先量出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各小组进行讨论,把十个角进行分类。汇报时,学生各抒己见,发现划分的标准不一样,得到的种类也不同。在这一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多角度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点分为三类时,我要求学生根据三类角的特点,大胆地为它们取名。学生争着回答,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对于取对名的学生我及时加以表扬,大大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思维潜能,引发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总之,培养小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是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的因素,都可以尝试。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认真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模式,就会对自己今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龙东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24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