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课堂提问的时机把握及提问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德勋

  摘 要: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问的时机把握应该是: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教学环节的关键处、学生思维的转折处。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直接诱导法、追根溯源法、无中生有法、反弹琵琶法、曲径通幽法、由此及彼法等。
  关键词:课堂;提问;时机;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2-0845(2007)02-0026-0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1]。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语文教师放下架子,不再以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自居,而应是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合作伙伴式的交往。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师生问答使课堂形成不断向前推进的思维流程,进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课堂中的师生问与答,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可以让那些充满个性的回答所闪现的创造性火花得以放大,使新的信息得以交流。诙谐而富于艺术性的提问,还可以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一、把握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问必须抓住时机,相机诱发,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一般说来,课堂提问时机选准与否,对学生的创造思维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
  1.提问于学生的疑惑处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一位教师在教《荷塘月色》时,用简短的语言导入课文后,问学生: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里颇不宁静”与作者观赏荷塘月色有什么联系?这一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学生就得认真地看书,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作者为了排遣胸中的郁闷和哀愁,来到荷塘,观赏美丽的荷塘月色。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表现出一种自然美、意境美,更显示出作者的人格美。这种开篇设疑提问,不仅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时代背景,打破了传统的介绍作者生平、作品背景的陈旧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激活了课堂教学气氛,为上好本堂课开了个好头。
  2.提问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处
  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知识的“网眼”是相通的,旧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开始,以故引新,以旧启新,新旧相连,不断拓宽知识的内容。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当学生遇到困难、发生矛盾时,思维就开始了。课堂提问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旧知识,把新知识放在整个旧知识的背景中去思考。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从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找到新知识的认知生长点,设计出导向性的问题,铺设好“认知的桥梁”,促使新旧知识间的渗透和迁移,可逐步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内动力,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比如,在讲《草船借箭》一课时,一个学生大胆地提出:10万支箭是诸葛亮用计骗来的,而不是借来的,题目应该改为《草船骗箭》。教师在肯定了该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后,紧接着就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诸葛亮用草船借来的箭,后来又干什么了?”从而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赤壁之战》,较好地解决了对“借”字的理解。
  3.提问于教学环节的关键处
  所谓“关键处”,是指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是那些对学生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比如中学语文教材《孔乙己》这课中,有多处出现了一个“笑”字,这个“笑”字实际上就是作者精心构思的一个“文眼”。抓住这个“笑”字设疑提问,就可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发掘文中所蕴涵的深意。围绕着“笑”字可以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孔乙己一出场,就有一个字伴随着他,这个字谁知道?”“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孔乙己的可笑之处?”“周围的人为什么都讥笑孔乙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读了《孔乙己》,非但笑不出来,心中还有隐隐作痛之感,这是为什么?”这些提问,处处问到点子上,各个都能激起思维的波澜,引起学生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笑”的问题研究透了,学生对全文也就理解透了。又比如,教师在讲《过桥》一课时,深情地朗诵了文中的一段:“浪头卷了过来,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读到这儿,教师久久不语,教室里一片寂静。突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在电影中放映这一镜头,需要一分钟旁白,你想怎么讲?”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调动了起来,发言十分踊跃。
  4.提问于学生思维的转折处
  人的思维总要受到现实生活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而常规思维大多为顺向思维。事物本身又往往具有多面性,这对于阅历较浅、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来说,有时是不容易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思维处于转折时,给予适当点拨,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地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比如,小学语文教材《养花》中有一段是讲养花的乐趣的,文中写道:“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喜”、“笑”当然是乐趣,小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忧”、“泪”也是乐趣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小学生不太容易理解,需要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在指定的目标下进行思考,答案可能不是一步就可以获得的,教师可以采用追根究底的方法,注意变换角度,以引起学生深思、多思的兴趣,促使学生的思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领学生直至到达“理解”的彼岸。
  
  二、讲究提问方法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问什么”的问题,还有“怎么问”的问题。课堂教学提问要注意“怎么问”的问题,就要讲究提问的方法与技巧。事实上,课堂提问没有标准的模式,提问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教师要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美”,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确实渗透着教师艰辛的劳动和创造性的才华。这里笔者仅论述几种常见的提问方法:
  1.直接诱导法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3]。提问也有巧问与笨问之分。有的教师析疑解难时总是不讲究提问的方法,或提问过于简单,或提问不分轻重主次,或提问过于空泛,或提问模糊不清,或提问缺乏新意,其结果没有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而是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致使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最低层。提问必须有的放矢,箭中“课眼”,让学生学会思考,准确理解课文。直接诱导法,要求教师在提问中不拐弯抹角,联系现实生活或学生的学习实际,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实则暗含学问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探究。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的最后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富有哲理性的警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理解,教师可抓住这句话中“路”和“希望”的关系问学生:“鲁迅先生在这里说的路,只是简单的指地上的路吗?它比喻是什么?”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就会得出: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接着,教师可再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什么?”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认识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的。最后,教师还可以问:“请你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作文,行吗?”这样一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问使学生思而有得,既尝到钻研探求的乐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追根溯源法
  在课堂讨论交流中,常常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浅尝辄止,回答或不全面、或不得要领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运用追根溯源法的方法,从正反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求其“所以然”,使学生的思维朝着指定的目标逐步推进。一位教师在讲《变色龙》时,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一环扣一环地提问,引导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逐步引领学生的思维朝纵深发展。提问是这样设计的:师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生答:“善变”。师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生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师问:“他虽然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生答:(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做铺垫,学生很容易回答)“见风使舵”。师问:“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通过这样一组环环相扣的问题,学生把文字转换成形象(表象),又使先前存储的表象与新的表象(再造想像所使用的表象)沟通融合,从而对人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进而较为容易地解决了文章的重点、难点。教师的提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进逼,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断步入新的求知境界,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3.无中生有法
  当学生在学习课文感觉似乎没有问题时,教师就要采用揭疑式提问,促进学生思考,有疑问才会有探求。宋代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为长进”[4]。在教学中,教师于无疑中设疑,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就是要不放过教材中看似平常处、易懂处,注意深层思考,提出层层深入的问题。比如《荷塘月色》一文用了很多叠词,读之琅琅上口,听之如鸣佩环,思之心旷神怡,妙不可言。若就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叠词,并按“AA”式、“AABB”式、“AAB”式等几种不同形式归类,学生不会有什么问题。若在教学中问:“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与“曲曲折折”互换行吗?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联系上下文,经过思考讨论,学生不仅明确了不能互换,还理解了运用叠词的作用,它不仅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且从内容上更丰富了语言的涵义,可谓一举两得。
  4.反弹琵琶法
  这即是平常所说的“唱反调”。对现成的结论反过来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这类问题的提出常常能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它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发学生的逆向思维,有利于促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这也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这种提问常常使用“不”、“无”、“反”等词语。比如,“不这样可以吗?”“为什么不那样呢?”“反过来会怎么样呢?”有的学生以“弄斧到班门”为题,阐述不耻下问、虚心向内行求教对于提升自己素质的重要性。这个立意就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再如,有位教师在讲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时,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进行思考:桃子、石榴、苹果成熟时,把鲜艳的果实高高挂在枝头,使人一见便生爱慕之心,这到底是不是它们的缺点?它们是不是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通过讨论,学生既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也拓展了自己的思路,进而明白外表美与内心美完美结合才是美的理想境界的道理。
  5.曲径通幽法
  教师不正面揭示问题的实质,而是迂回地指向问题,即问在此而意在彼,也就是常说的“曲问”或迂回问。这种提问富于启发性,吸引学生探究和发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有许多教师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有位教师在教《愚公移山》时,有两个典型的范例:一是“愚公年且九十”的“且”字,教师没有直问其意,而是问:“愚公九十几岁?”学生稍感疑惑之余,顿悟“且”为“将近”之意,愚公还没到九十岁,只是将近九十。二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这位教师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他是遗男呀!”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曲问便是巧妙撩拨学生兴趣的艺术魔棒,通过它,产生了“错综见意,曲折生姿”的功效。又比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教师提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的回答后,教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学生经过猜想,分析后回答:“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这样便引出教师更关键的提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从而使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水到渠成。
  6.由此及彼法
  这种方法又可称为联想性提问,即从学生的已知出发,通过教材前后内容的联系,让学生自己类比出新的问题,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也可直接提示学生展开相似、相近、相对联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人生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比如,学习《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爱莲说》等优美散文时,可让学生将“物”的外在形象、精神品格与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联系起来,让学生依照散文的写法,歌颂或鞭挞某类人或事等,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深刻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17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O].中华书局,1983:95
  [3]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22
  [4][宋]黎靖德朱子语类[O].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责任编辑:东 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77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