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模式 增强德育实效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创新德育模式 增强德育实效
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承担着塑造健全人格、培养良好习惯、积极奉献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德才兼备,以德为首越来越成为全社会选用人才的标尺。由于现行教育评价体系的不够完善,教育功利行为的突显,在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品德、身体、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道德失范,行为低下,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下降。主要表现在:
一是缺乏责任意识,自私狭隘,只要求别人为自己做什么,不考虑自己应该为他人做什么;二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是非不分,美丑不辨,把交异性朋友当做时髦,把打架斗殴当做有本事,充老大,当帮凶:三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吸烟酗酒、不懂礼貌、不讲卫生、随地吐痰、破坏公物、奢侈浪费;四是法制观念淡薄,拉帮结派,结伙斗殴,为鸡毛蒜皮大打出手,不计后果;五是安全意识不强,不守交通规则,携带管制刀具,做危险游戏,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上述情况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危害不小。它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败坏了校风,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家庭和社会因素外,与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方法陈旧,缺乏实效,德育考核体系不完善有很大关系。只教书不育人,认为只要把成绩搞上去就尽到责任了;歧视后进生,放任不管,导致其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出了问题一棍子打死,不给改正的机会,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对立情绪严重;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工作重说教,轻实践,安排多,检查少,假大空,面孔老,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关心、体贴、爱护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道德和良好人文素质的现代公民,关键是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改进思想道德工作的方法、途径,让德育充满情趣,重现生机和活力。
1、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把加强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卫生习惯教育、生活习惯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2、制定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的一日常规,并一以贯之,长抓不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只安排不检查,放任自流,任其发展。
3、把学生当作班级的主人。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班级管理、活动开展,放手让学生去做,在干中学,学中干,把班级变成历练学生的舞台,让学生的闪光点尽情展现。
4、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定期开展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演讲比赛,书画展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
5、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开辟校园文化长廊,校园广播,办校园手抄报、黑板报。通过各种才艺展示活动,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6、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当导演,唱主角,展示才智,增强自信心。
7、开展师生谈心活动。言为心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情感交流,可以消除隔阂,缩短距离,增进友谊,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8、定期举办各类讲座。针对学生上网、吸烟、酗酒欺诈、说脏话、打架斗殴等不良习气,办专题辅导班,进行深入浅出的教育,使其在教育中受到震撼,得到启迪。邀请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人员进行法制、安全、食品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自护自救能力。
9、努力培养一支过硬的班主任队伍。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其一言一行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其管理理念影响到班风学风的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与学生沟通的亲和力是班主任感化学生、征服学生的法宝,能够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10、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就是学生待人处事的标准。细节决定成败,衣着不整,污言秽语,出尔反尔,就会降低教师在学生中的形象,使学生受到的教育半途而废。
11、发挥学校团组织的作用。学校团委要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起来,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帮助贫困生和后进生活动,开展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邱安吉)
用发展的眼光期待错误的改正
早晨,夹着书本走进教室。准备上课,但听到的不是往日的那欢快嘹亮的歌声,而是七嘴八舌的议论声:
“我的字典怎么会你拿着?”杨华说。
“这是我的字典!”张威说。
“不对!是我的!”杨华将字典翻到100页,提高嗓门说:“你看这有我的名字!”
“不对,这是我妈妈刚给我买的。”张威红着脸说。
“张威,你把字典还给杨华。”学生A说。
“张威,你不应该拿别人的字典。”学生B说。
我分别叫张威与杨华谈话,确认字典是杨华的。但是张威泪流满面,急着说:“老师!字典是我的,我不能向她承认错误。”“老师!如果我承认错误,说明字典是我偷的。”“老师!如果我把字典还给她,全班同学都会说我是小偷!”“如果我父母知道了,会打我的。”
听着他一声高于一声的呐喊,望着他渴望保护的样子。此时的批评只能封冻他承认错误的萌芽。他只有9岁,是正在成长具有鲜活生命的孩子,他需要引导,尤其是我的引导;他需要理解,尤其是同学的理解;他需要保密。尤其是对家长的保密。我要用发展的眼光,期待他错误的改正……
问他:“那你原来的字典呢?”
“丢了!”他说。
我连忙说:“老师捡到了,中午老师还给你。这本字典是你无意中借用杨华的,忘还给她了,现在还给她行吗?”
他先是一惊,然后两眼充满了激动的泪水,说:“老师!我错了!我错了!”我随后将杨华叫来,他向杨华承认错误,并把字典还给了她。我让张威在办公室呆一会儿,和杨华一起走进教室,拿起字典对全班同学说:“字典确实是张成借用杨华的,时间长了忘归还了。以后不许任何人提起此事,愿意和我一起为张威保密吗?”“愿意!”同学们相互看着,露出灿烂的笑意。杨华走到我的跟前说:“老师,我也愿意!”说完连蹦带跳跑到办公室叫回张威。我们一同上课。
早上放学后,我到新华书店买了同样的一本字典,中午送给了张威。说:“这是你丢的字典。”张威拿着字典飞快地走了。
另我没想到的是,事过一年多了,放寒假的一天,张威带着他母亲,来到我家,他母亲说一是来感谢我对张威的亲切教诲,二是还给我54元的字典钱。无论我怎样劝说,张威的母亲还是坚持把钱放下了。
在这里教师用一颗宽容之心、仁爱之心善待学生,体现关怀道德的教育理念,没有严厉的批评,更没有让家长出面教育学生,用大智若愚的办法给孩子台阶下,此时的否定并不等于说谎,而是在寻找美丽的借口。对学生关怀道德具有催化或促发之功效,让学生在关怀道德中知错、认错。让同学善意的理解他,尊重他,同时也让更多的同学学会理解,学会关怀,善待正在成长的小生命。
成长中的错误是一瞬间的邪念,而不能因为瞬间的邪念,给他弱小的生命成长里留下污点,让同学看不起,老师瞧不起,而是用宽大的胸怀包容他的错误,引导他改正错误,丢下包袱,快乐成长,体验幸福人生,才是我们教育的本意。
更让人体会至深的是关怀道德这种教育方式让学生接受的同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良心和信念。他告诉了母亲,还和母亲一同来感谢老师。这种道德行为方式的转化,不仅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便利,别人在享受感谢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多的内心充实和平衡,这大概就是教育幸福人生,关怀道德体现人性之美德,人际关系性之美德。
此时让我想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和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力量,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让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成解除,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都决定于我!”(崔振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49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