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彩娟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在现代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更为关注的并非是教学结果,而是进行探究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师生互动与共同参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激情,而且能激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会创新。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经常性地运用诸如牛顿从苹果落地得到启示,发现万有引力规律;马克思从人们十分熟悉的各类商品入手,发现了经济学中重要的价值规律等事例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意识到积极思考问题所具有的意义。教师还可充分运用教室里所悬挂的科学家画像,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所创造的科学成果与探索精神,更要让学生们认识到李时珍、牛顿、爱因斯坦等众多科学家作出贡献的原因就在于探究问题的求索精神。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提高之后,就会进行积极思考,并在课堂中提出各种各样的疑问,进行交流讨论,结论是无关紧要的,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个性特长。这样,思想政治教学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方式也会从根本上由教师所主导转化为学生为主体,课堂氛围也会一改枯燥与单调,充满情趣与欢乐。
  二、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探究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当中,我发现学生之所以不想提问题,不敢提问题,而且不会提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因为长期以来,学生们一直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不高,觉得思想政治课无非是讲讲政治套话而已,学与不学没什么关系,考试也可以突击应付,因此,学生问题意识较为淡薄。二是评价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学生无法做到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如此评价体系将导致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退化。三是教师方面的原因。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教师,习惯于使用标准大纲、教材及教参,实施所谓的规范化教学。他们自己都没有问题意识。试想,没有问题意识的思想政治老师如何能探索与培养出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从教师的教学方式来看,思想政治课教学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学生十分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学内容组织下,学生不可能有提出问题的空间与时间。如此教学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四是学生方面的原因。因为问题的产生是积极、主动和自觉的思维过程。如果学生不发挥出主观能动性,自然就不会有自觉而积极的思维活动,也就不会有学习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不会提出问题。以往那种长期封闭机械、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十分被动,纯粹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又让学生们形成了不思进取的依附性心理。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枯燥而乏味,因此对这一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学生们会因为缺乏发现问题的主动性,以致抑制培养提高问题意识的积极性。
  三、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要让学生敢问,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适宜气候与土壤,否则学生就不会多想,更不敢多问,难以挖掘和发挥出最大的潜能。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前提条件,是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保障。所以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为教学相长的朋友关系,从感情上抹去与他们的距离。二是消除心理顾虑。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反复灌输“言者无罪”的思想,老师喜欢学生“善疑”,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三是尊重学生的提问。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老师要艺术地使用课堂评价机制,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无论学生提出的问题复杂或简单,重要或次要,抑或可笑,只要是经过思考提出的,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尽量给予肯定和鼓励。
  2.激发兴趣,让学生“想问”。
  兴趣是提出问题的强化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学过程的主动性、趣味性,以此来促进学生思考。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被动与服从状态下,他们不可能有较强的问题意识,不可能有思维的参与,更不可能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日常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例来吸引学生,提出富有思考价值、富有思维碰撞的“设问”,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自主学习,产生追求和探索知识的欲望,从而培养问题意识。
  3.创设情境,让学生“有问”。
  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性很强,如果教师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一定空闲时间自由地思考,就难以提出问题。因此,老师要创设特定的情境,设计关键的问题,提供感悟的契机,启发学生在探究中自觉讨论并获取知识。为此,应做好以下几点:(1)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预习教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2)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甚至可以故意出“错”给学生留下“钻空子”的机会,设法让学生钻这个“空子”,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有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故意多提问题、思考问题,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另外,要打破落后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教师不应该独占课堂45分钟,每堂课都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究。在教学过程中,既可采用师生这种纵向提问形式,又可采用生生这种横向提问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问、辩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国有一句古训:“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根说:“多问的人将多得。”问能解惑,问能知新。教师应不断引导学生在读书中生疑,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