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黄敏

  摘 要: 随着课堂互动的逐渐频繁,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以强化。然而问题对于文本来说是潜在的,需要我们关注生成。语文教学的问题生成包括教师的预设生成和学生的现实生成,两者不可或缺。教师的预设生成要确保课堂的流畅进程,激发阅读兴趣和牵引阅读思维走向,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而学生的现实生成则是不确定的,但也是最有活力、最有价值的。这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问题生成,并以教学机智引导促成问题的生成。
  关键词: 语文课问题 预设生成 现实生成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渗入,教师一味讲解已经成为过去,师生间的互动也逐渐频繁。维系师生互动的方法之一便是问与答,在问与答之中推动教学开展,在问与答中质疑、解惑。课堂问题生成也逐渐为许多教师所关注。问题是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资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决定了我们的课堂能站多高、走多远。
  “只有当你对问题采取行动的时候,问题才是我们的朋友”,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生成。教材展示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纯文本,我们所需要的问题还是一种潜存在或未定存在。而生成即是化不存在为存在,由隐性存在化为显性存在。那么,由谁来生成问题呢?当然是语文教师和学生。
  一、教师的预设生成
  所谓“预设生成”是指语文老师在具体教每一篇课文之前备问题的过程。好的设问能激发阅读兴趣和牵引阅读思维走向,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语文老师该如何备问题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思维模式呢?
  (一)从文题入手,寻找解读文本的最佳切入点。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从文章中提炼出来的精髓。题好一半文,高明的作家总是精心设计题目,达到引人思考或引人入胜的目的。标题有时也能概括文章的主旨,体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提示行文线索和结构思路,等等。学生拿到一篇文章,首先入目的就是标题。阅读标题是欣赏文本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思考的第一站。因而标题是设置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围绕文章的标题,结合课文教学的重难点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答疑,既能顺应学生的赏析思路,又能顺利地触摸到文章的中心。例如,在教《藤野先生》一文时,我从文题入手:这是一个什么人?他与鲁迅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鲁迅为什么对他的印象如此之深?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既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又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给抓了出来。
  (二)从重点字词入手,揣摩词语的深意。
  新课标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点往往在个别重点字词上,而且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往往会先攻克生词难关。所以我们不妨以学生新学的字词作为突破口设计问题,抓住重点字词有的放矢,摒弃繁琐的分析,让学生自主地读和悟,使学生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同时,也能够理解作者在词语中倾注的深意。例如,在上《春酒》一文时,我就以文中的生词“家醅”作为出发点设问:
  师:“家醅”是什么意思?
  生:“醅”指未过滤的酒;“家醅”指自家酿的酒,原汁原味,未经深加工。
  师:为何家醅难寻?
  生:因为失去了道地“家乡味”。
  师:“家乡味”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
  生:是母亲的味道,是乡情的味道。
  由此,作者的怀旧思乡之情在“家醅”一词的品析中尽得体现。可见,字词虽小,有时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四两拨动千斤,通过点的渗入,吃透全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作者的情感。
  (三)从留白处入手,拓展阅读空间。
  留白原为绘画用语,在文章中指未尽之意、未明之言,能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性潜能。”针对留白设问,既能从“无”中生出“有”,拓展文本空间,又能在补白的同时,刺激学生的创造想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留白有多种形式,对于语言文字的留白,我们可以根据其表情、动作来揣测其心情。例如《我的第一本书》中有一句:“他(父亲)愁苦地望着我。”我就让学生试着揣摩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体味愁苦中蕴含的失望,并让学生把这种失望之情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带上情感朗诵出来,使父亲内敛的情感公开化,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父亲的用情之深。
  对于情节上的留白,学生较感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力,把省略的情节丰富起来。例如《喂――出来!》一文结尾,在刚阅读完文本后,许多学生就对那个意犹未尽的结尾进行了许多猜想,小声地交流起来。于是我就顺从学生的愿望,让学生为文章写续集,并让他们各自述说如此结局的前提依据和主旨用意所在。就这样,无需我费心分析,学生就初步体悟到了作者为文的深意,并顺着作者之意,把阅读的空间做了最大范围的拓展。
  当然,留白既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无所作为,又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要独运匠心,智慧地选取让学生更好理解教材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创作欲。
  二、学生的现实生成
  对于学生来说,他是问题生成和解决的主体,是生成行为的承担者,也是生成结果的拥有者。所谓的现实生成,学生在具体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生成。语文教学中的问题生成,既是一个对问题的发现的过程,又是学生主动介入文本,对文本解构和重构的过程。
  (一)从学生的回答中挑起疑问,激发学生答的欲望。
  对于教师预设的问题,学生的回答不可能一直都如教师所设想的那样完美,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已有的知识不足以生成和建构新思想、新观念时,新旧知识之间将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就表现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善待学生的提问,通过延时回答、步步追问等策略,让学生意识到这段距离,刺激他们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认知,从而推动新知的生成。
  例如:在上《枣儿》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文中的老头和小男孩都在盼望着各自的儿子和父亲归来,他们能被盼回来吗?”
  很多学生都回答:“不能!”
  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一些学生粗粗看了文本之后回答:“因为他们迷路了。”
  惊奇于他们的回答,我提出了疑惑:“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会迷路呢?”
  学生一开始也愣了一下,但马上就有人为“迷路”找了许多理由,我也对他们的理由作了再次的提问:
  生1:“因为他们离家时间太久了,忘了回家的路。”
  生2:“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得回家的路了。”
  师:“那这棵枣树不是好大好大,老远就瞧见了,哪会看不见?”
  生3:“因为他们在城里有了一个家。忘记了原来乡村的家。”
  生4:“是他们的良心迷路了,有了新家忘了旧家,忘了自己的父亲和孩子。”
  生5:“他们是不想回家了,因为他们觉得城里的巧克力比枣儿好吃。城里生活条件比乡村好。”
  由上我们不难发现,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的不足之处,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以教师学习求知的态度来提出疑问,能促成师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从而改变以往学生被迫回答的局面,学生主动为老师解惑,大大加强学生答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二)让学生质疑教师,为课堂增添新鲜血液。
  学须有疑,然而这个疑不一定是要老师提出,也可由学生提出。建构主义者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语文课要保持新鲜,更多的精彩还是来自学生的奇思妙想。
  例如在上《丑小鸭》一文时,我谈到了鸭妈妈,觉得她是个可悲的角色,就因为丑,连自己的孩子都要赶走。当多数同学都在埋怨鸭妈妈时,有同学却认为此举隐含了一个母亲深沉的爱:赶走它不是因为嫌弃它,而是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嘲讽中、痛苦中,她希望丑小鸭能远离痛苦,在外面的世界中找到幸福。
  又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是世界公认的吝啬鬼。然而有些学生在通读剧本后,却觉得夏洛克并不贪婪,他所要的只是于他根本无用的一磅肉。如果说他残忍,他也比那些口称慈悲却买卖着奴隶的人好多了。
  在学生人道主义思维的辩论下,许多被判了“死刑”的角色都活了过来,都带上了人性的温暖,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课堂更加灵动。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自己的智慧随时捕捉课堂中的异动,使教学问题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随教学情境的发展而不断生成,不断解决。
  在预设中体现老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的碰撞。唯有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一堂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才能真正得以呈现。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论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06).
  [2]陈礼林.问题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的母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9).
  [3]王玉强.语文教学的设问艺术.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3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