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课堂教学的互动生成中绽放光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姜爱平

  生成性是当前新课程在教学展开过程中提倡的新理念,它是针对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同样沐浴在课程改革的春风中,也要改变过去那种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新课程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教学。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的多元互动的过程。只有在互动中促进学生有效地生成,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灵动地创造,才能产生个性化的理解,使课堂教学充满诗意、灵气与创新,使课堂成为师生交流的乐园。
  一、创设民主氛围,互动生成欲望
  教育的真谛是促使儿童在智慧和感情两方面增添深层积淀。“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碰撞相击,从而生成新的闪光点、知识点与价值观。如何才能使这三者之间发生碰撞,诱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呢?我以为,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下,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时空共有,内容共创,意义共生,成功共享。
  比如在教《草原上的鹰》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创设了一种情境,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走进了文本,来到了大草原上,亲身感悟文本的信息,懂得了草原上的鹰能给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带来许多方便,知道了草原上的鹰是晴雨表,是引路人。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脑海里生成了许多问题,如:还有哪些动、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这时候就产生了与人交流的需要。为了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为学生搭建自由交流的平台,提供互动学习的机会,通过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和全班共同交流的大舞台,让学生的需要得到满足,智慧的大门得以打开。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懂得了自然界事物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只要我们多注意观察、思考,就会有发现。从这一点来说,学生知识的掌握不再是脱离生命的客体性存在,而是承载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蕴藏着主体性的参与与思考,教材的文本也不再是凝固的、封闭的,而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参与下变得生动活泼、开放多元。正如思想家哈贝马斯所说:“文本是一种语言,也就是说,它像一个‘你’一样说话。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而更像对话中的另一个人。”变革教学方式,采用对话与协商式的教学方式,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下,师生、生生互动,能使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新的生长点,促使学生的思维火花不断创新,不断地生成。在对话中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师生的交流,学生的理解更全面、更细致。
  二、精心预设活动,互动生成能力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双胞胎,没有精心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就难以生成。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首先要与文本进行对话,反复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体会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其次要立体地进入头脑中的虚拟“课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是学生,将会如何理解?如何努力实现三维目标?实现这些目标通过什么手段与方法来实施?让自己、学生、课程、情境等因素互动起来。充分设想种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当这种情形出现时,该怎样从容不迫地引导点化,是放大,追问深入;是缩小,迂回突破;或是放置课后,通过上网查询资料,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等等,教师对此要充分预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应是程式化的,而是丰富多变、富有弹性的,从这一角度看,课堂上的生成离不开教师的精心预设,生成是一种充分预约的精彩。
  虽然在课前有了充分的预设,但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因此,偶然和不可预测的生成资源的出现就具有必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因而,语文教学也因生成才美丽,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因生成而更加璀璨、耀眼。例如学习《群鸟学艺》这篇课文,学生懂得了只有认真听讲的人,才能学好本领。但我在教学时,没有局限于这一点,而是创设了一个教学活动场景,由我扮演记者百灵鸟小姐,分别去采访猫头鹰、老鹰、乌鸦、麻雀、小燕子和师傅凤凰,请它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想法。这样,通过我的参与和引领,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三、自主合作探究,动态生成智慧
  生成的核心就是创造,人的创造性离不开好奇心、求知欲,好奇心是创造性得以展现的动力。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心田,用他们特有的视角,寻觅他们内心世界的憧憬,捕捉他们思想跳动的脉搏,点燃他们心灵的火炬,激发他们求知探究的欲望,为他们创设动态生成的联络站与空间站。教师要善于倾听动态生成中的“杂音”,捕捉动态生成中的亮点。同时,教师也要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因为错误是一种学习资源。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比如在学习词语“栽树”时,有的学生写成了“载树”,这时教师与同学就要指出这位学生的错误,并要求其改正错误,也要抓住这一锲机,让学生自己思考为什么“栽树”用木,“载重”用车,把词语的字形与意思联系起来。同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里讨论还学习了哪些字形相近容易出错的词语,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识记的,比一比哪个小组说得多,方法好。这样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有了探究的欲望,对感兴趣的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上课时才能集中思维去想象、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才会产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挑战和对原有事物的创新,这样教学就成了一个个活动、流动的进程,一个个充满智慧、想象和创造的探究过程。我们要把封闭的教室变为开放的课堂,让教室成为真正的研究室,让合作学习真正有必要,促使学生的思维真正有发展,使课堂不断地生成。这样,学生才会呈现出个性化的认识与回答,并使个性的思维碰撞出灵动的火花,让童真、童趣在个性中飞扬。
  特殊教育课程改革以后,增添了《交往与沟通》的课程,并强调通过此课程设置,来加强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沟通,而在有效的“交往与沟通”中,学生必然会发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新课程理念下,提倡课堂教学的多元互动,动态生成,将使课堂教学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686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