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顾忠如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所谓“有效教学”即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学生在知识学习、能力形成上所获得的一定的发展。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那么,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发展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达成心灵共鸣
  和谐的教学氛围应当是民主、宽松、愉悦的,是学生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必要条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必须着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蹲下身子,敞开心扉,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关注他们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的需求。
  古诗曰:“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要想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教师还应积极创设对话的氛围和平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我们就尽量尊重学生的回答,不随便打断学生的话语。即使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与自己的意见相悖,教师也应做到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因为,有时“相悖”也是一种有效的动态生成资源。
  如:我在教学《船长》时,当同学们得知哈尔威船长与船一起徐徐沉入深渊时,都被哈尔威船长置生死于度外的崇高品质与伟大情怀所震摄。此时,一个男生举起了手:“老师,我不明白,哈威船长为什么一定要与船一起沉入大海,他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逃生呢?”学生的提问正是教师备课的空白,于是我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计划,组织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哈尔威船长关心船上的每一个生命,唯独忘了自己的存在,所以他完成任务后,就和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哈尔威是船长,他与船同沉的选择,表明了他以身殉职的决心。”
  ……
  学生回答得都很精彩,可是,小男生依然是倔强地举着手:“我还是不是明白,船长为什么不愿活下来?”
  是啊,活着是多好,“与船同沉!”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仅凭这一节语文课的片言只语我岂能讲授得清?于是,我再次调整教学计划,就“生命到底该如何拥有”这个话题,引导大家再次展开讨论,同学们的发言都掷地有声:
  “面对死亡,谁都有求生的本能,谁说哈尔威不愿意活下来?但他是船长,他把船上其他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有哪个英雄在救人的时候会想到自己?哈尔威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
  同学们各自发表意见,谈得很有见地。我无法也没有必要给他们标准答案。但正是教师倾听了学生的声音,两次调整教学计划,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才让学生、老师和文本达成了心灵的共鸣。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着力营造一种没有压抑与强制的和谐氛围,才能真正达成与学生产生共鸣的目的。
  二、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情感
  日本心理学家泷泽武元说:“在促进儿童的学习方面,不能无视感情的作用。情感交结在人的思维中,或者成为刺激,或者成为障碍。”研究表明,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并发掘这些因素,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地运转。因此,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与探知欲望,让学生真切地感悟体验文本,培养应有的学习能力,我们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展示、语言渲染、角色扮演等手段,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构建一个吸引力强劲的阅读磁场,让学生在对文本的还原和体悟中感受阅读的妙趣横生。如我在教学《草原》时,在优美的蒙古音乐中,通过课件动画,导游“小精灵”带领同学们欣赏“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一路上同学们看到了明朗的天空、矫健的雄鹰、成群的牛羊等许多美丽的景物。此时我暂停播放,出示问题:“刚才小精灵带领我们观赏内蒙古大草原的优美风光及民族风情时一直没有声音,谁能结合课文内容给小精灵设计一段导游词呢?”问题一出,同学们跃跃欲试,阅读热情高涨。不一会儿,一篇篇精美的导游词就设计好了。我又重新播放这段优美的“草原风光图景”,并让学生用设计好的导游词对其配音解说。此时所呈现的情境又别有一番风味了,课堂教学又一次进入高潮。
  三、优化教学方法,活化语文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应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在如此背景之下,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进行动脑、动口、动手、动眼的学习,而不应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具体手段。优化教学方法,不仅包括“教”法的优化,而且包括学生“学”法的优化,只有学生“会学”了才能“爱学”,“爱学”才能促进“会学”。如一位老师教学《墨梅》一诗时,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诗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读诗句、讲字义、连成句;接着让学生运用此种学法自学第二句诗,提出不懂的地方,并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释疑;学习第三、四句诗时,让学生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四人一组,互相质疑、讨论、解疑,然后向全班汇报学习过程。实践表明,如此教学流程的设计,不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
  四、强化习惯培养,实现“有序”学习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起着巨大的作用。“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以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为突破口,从而让学习变得更为有序。具体的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学习习惯中听读的习惯要求为例,对于“读”的要求:声音响亮,正确流利,读出感情;对于“听”的要求:坐正认真。具体训练方法:(1)在课堂中强化训练;(2)在课后强化习惯巩固。以我的具体教学实践为例,常采用竞赛、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竞赛性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与督促,促进了习惯的迁移养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733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