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寻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境界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卫红 孙艳春

  摘要: 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的问题,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关系处理,辩证统一;精心预设,铺垫生成;灵活调控,引领生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预设和生成是对立统一体。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共生呢?
  
  一、关系处理,辩证统一
  
  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待改进的一面。“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辩证地看待这一矛盾,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追寻二者的辩证统一。应充分审视教学资源,教学前精心教学预设,在语文教学预设的目标和程序实施过程中生成地纳入始料未及的体验,积极鼓励师生在交往互动中即兴创造,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超越预设的目标和程序,让学生在感悟、积累、运用的动态过程中,在准确把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同时,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需要注意的是强调生成,并不是忽略了预设。反过来,重视预设并非教学的预演,必须摒弃过多的预设与计划、规范与机械,更多地凸显课堂的真实丰富性、复杂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动态生成性。教学需要为生成而预设,只要充分发挥了“导”在两者间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好两者之间的问题。
  
  二、精心预设,铺垫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的终点是“生成”的起点。精心预设代表的是对教材更深入地理解,代表的是对整个教学设计更为成熟地把握,代表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基本预知……教学实践表明,只有科学充分地预设,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善于把握生成的机会,应对学生的种种不同情况,从而让课堂教学充分到位,不断展现动态生成的精彩。因此,我们应着力倡导为教学生成而预设,让课堂预设更为充分,更为饱满。例:《寓言二则》之《自相矛盾》是一篇寓言故事,课文借人物夸口矛和盾的语言揭示了人物语言、行动的前后不一、互相抵触。在考虑课文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后,笔者设计教学思路:“以读带演―以演促思―思后明理”。在“以演促思”环节,我还预设提问:“嗨,卖矛和盾的,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如此提问,其目的是通过运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卖矛和盾的人夸口的话前后不一、相互抵触,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表演出其“哑口无言,不知怎样回答”的样子。
  
  三、灵活调控,引领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成功的教学不可能是对教案机械的、照本宣科的结果。面对动态课堂中出现的“节外生枝”、“旁逸斜出”的现象,教师应灵活机动、积极引导、调控流程,妥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从而引领课堂动态生成并形成高潮。
  
  1.在质疑提问时引领生成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陶行知说:“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新课标下的动态语文课堂要求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鼓励学生立足文本全程质疑,在课堂真实问题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实践表明,学生的课堂质疑往往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有时虽然打破了预先的教学流程,但如果教师能及时抓住,集中力量突破疑点,就能不断产生新的生长点,从而创造精彩生成。
  例: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在读题时,一生突发奇想,提出问题:课题为什么不是“天游峰上的扫路人呢?”面对这个“意外收获”,我顺势引导:请同学们读读有关老人语言、动作描写的语句,只要你能细心地朗读定能有所发现。学生在认真朗读和小组合作交流后,答案自然而生:“我认为,课题中没有这个‘上’字,更能看出老人与大山融为一体,成为了大山的一部分,反之,课题加个‘上’,就将天游峰与老人彻底分离了。”多么到位的理解啊,我不禁为之鼓掌。仅仅一句简单的引领,却赢得了如此精彩的生成,真是一次“意外的教学收获”。
  
  2.在偏离价值取向时引领生成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表达。但这不等于对那些“偏离教学目标、游离文本价值取向之外”的动态生成的一味尊重。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阅读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平等介入课文的学习,用平等对话的方式敏锐地判断学生的思维生成,当学生的独特感受进入误区时,应及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和纠正,以一个具有精湛技艺的园丁身份为课堂“修枝剪叶”,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和价值观,影响和感召着学生,使整个对话过程发生了令人兴奋的戏剧性变化。
  例:教学《水乡歌》一文时,我设置提问:“水乡通电以后会给水乡人带来哪些变化呢?”通过学生对衣、食、住、行几方面的回答,较好地诠释了文中“新生活”一词的内涵。此时,一生突然提问:“我认为通电不好,这样水乡人有可能会被电死。”面对这一出乎意料、偏离学生价值取向的问题,我没有慌张,加以沉着“引领”。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生:“报纸上登过,一农民在家被电死,几天后才被人发现。”
  师:“同学们都知道水乡通电使人们过上了现代生活,因为有了电,乡亲们可以收看电视、上网,学到了许多知识。那么,我们能不能由于一位农民在家被电死就认为通电不好吗?”
  生1:“不能,我们关键是要学会科学用电。”
  生2:“是啊,只要学会科学用电,每当节日到来,我们还可以买些彩色小灯泡装点夜晚。”
  师:“因为有了电,我们的夜晚会变得更加美丽,生活会变得更加有情趣。这就是书中说的――”
  生(齐说):“唱咱水乡新生活。”
  总之,在“预设”中关注“生成”,在“生成”中结合“预设”。实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应成为语文教学较高的境界追寻。
  参考文献:
  [1]王志芳.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J].小学语文教学,2004,(10).
  [2]林美徽,蒋爱荔.语文教学要从“固定预设”走向“自然生成”[J].黑龙江教育,2004,(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08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