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充分利用数学教材,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詹羡玉

  如何把数学知识放到一个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里,在联系沟通中训练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体验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教师在实施新《课标》的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教师在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让抽象的数学还原于生活?我觉得关键是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一、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新编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生活实例为背景,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认识到学好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其在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同时,教师还要精于细致、深刻、准确地理解、深入研究教材的主题情境,注意挖掘教材主题情境中蕴藏的丰富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对主题情境的有序观察,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进而开展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数》时,我设计了让学生寻找生活中有关数量的事例:一个人有两只手,用2表示,2还可以表示人的两只脚、两条腿、两只耳朵、两只眼睛等,让学生明白2可以表示两个物体;汽车有4个轮子,小兔子的4只脚,桌面的4条边、4个脚,正方形中的4个角等都可以用4来表示。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时,我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熟悉的数据让学生感知,如一辆自行车300元、学校操场一周长400米、一本新华字典500页等,像2、4、300、400、500等数据都来自生活实际,说明数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数。
  教师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途径、应用所得结论的全过程,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示范,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在习题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除了为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以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也就是说练习设计可以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如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后,我让学生测量自己的课桌面、书本封面、教师的地面、门窗的有关数据后求它们的面积;学习了“小数乘法计算法则”后,我让学生求购买实物总价的练习;学习了“求归总应用题”后,我结合秋游活动让学生根据班级(或年级)学生人数分组的情况进行自编应用题的训练。
  在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后,我要求学生算一个萝卜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开始不知所措。我引导学生:能否用我们所学的体积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出:可以用“割切、拼”变形的办法把萝卜的不规则形状转化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再求它的体积。我表扬了这位学生的想法,同时又设疑:如果不改变原来物体的形状,能求出它的体积吗?正当学生一筹莫展时,我提出用盛了一部分水的透明长方体水槽里的水来测量或计算出萝卜的体积。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要讲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可以先量一下水槽的水的深度,再把萝卜放进水槽里,从水面上升的高度可以计算出萝卜的体积。”有的补充说:“必须先量出水槽的长和宽,算出它的底面积是多少。”还有的说:“算出水槽的底面积后,也可以先把萝卜放进水槽里量出水面的高度,再把萝卜取出来,水面就下降了,然后再量出水面下降后的高度,也可以计算出萝卜的体积。”当量出水槽的长是30厘米,宽是20厘米,水面上升或下降的高度都是1.2厘米后,学生便很快得出这个萝卜的体积是30×20×1.2=720(立方厘米)。有学生说:“用这种方法可以求出许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在这样的活动中,他们不仅巩固了求体积的方法,更主要的是面对现实问题,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探索解决方案,这也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重要一环。
  
  三、在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应用意识
  
  给学生提供亲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又一条有效途径。新教材在各册中都安排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各项实践活动的内涵,让学生在现实或模拟现实中通过寻求解决方案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如第六册中的《小小采购员》一课,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动手收集数据、获取信息等实践能力。具体要求是按学习小组讨论联欢晚会上的所需物品,制定一个购物计划,并完成统计表。尽管本次活动有一定的难度(要用到简单的统计知识、乘法和加法的计算,要估计钱够不够用等),但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各小组都根据组内的实际情制订出了特色各异的采购方案。特别是那些平时对数学不太感兴趣的学生,在交流收获时也发表感叹说:“没想到做一次小采购员要用到这么多数学知识,今后我得好好学数学。”
  在这些实际问题情景的教学中,学生应用原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渐渐明白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数学知识是十分有用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葛翠娥.课堂教学,谨防华而不实[J].小学数学教育,2004,(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51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