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陶 丹 张燕青
摘要: 本文作者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评价体系内容单一、方法单调,作者指出,应从中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 学生学业业成绩评价 现状 分析与探讨
随着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以传统的一次性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已不能全面反映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改革目前只注重中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和发展性评价的现状,建立起评价主体的多向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性、评价过程系统化的评价体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业成绩,使评价成为中学生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协调发展,是我们每个体育工作者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要课题。
1.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现状
对中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价,不仅评价内容单一,而且评价方法也较单调,传统的评价体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对中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大多只限在运动技术、技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忽视了对中学生的学习过程、锻炼习惯等方面的评价。
1.1评价内容单一
表1表明,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从技术、技能70%,出勤及平时表现10%,以及体育理论知识20%三方面进行评价(详见表1)。对中学生技术、技能的评定以考核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对中学生心理、情感、学习态度、体育意识、锻炼能力、习惯等方面关注不够,对中学生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也很少评价。依据中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而评定中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这种方法过于简单,不能真实反映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测试只凭一张试卷评定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不能有效地反映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与了解情况。评价内容的单一性导致了评价与课程目标的严重脱节,使中学生只追求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忽视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1.2评价方法单调
表1表明,对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评价形式主要采用一般性评价、教师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现行的一般性评价是以统一的内容和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全体中学生,这种方法易于操作,但忽视了中学生身体素质的个体差异及中学生“平等享受体育教育”的理念。它只要求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中学生的成绩完全靠教师的秒表、皮尺来决定。教师评价是以教师为主的一种主要评价方式。评价时,中学生只与教师制定的标准相比较,不进行相互比较,一切都由教师决定。终结性评价是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由于这种评价方法往往是在阶段学习或学期、学年结束时进行,因而很容易失去评价的有效反馈功能,对激励中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作用不大。
2.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成绩的评价,不仅要体现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的评价,还要对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与态度及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还要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法。综合以上分析,并结合体育学科对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发展趋向,笔者设计出以下评价模式(详见表2)。
2.1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健康是指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学生学业的评价应根据新的健康理念及结合体育的特点,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5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套比较切实、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详见表2)。
2.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评价方法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评价的客观性、真实性、可靠性和综合性,力求真实全面地评价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行为表现及进步情况,应具有鲜明的过程评价特点。
2.2.1体能与技能的评价方法。
对体能与技能的评价方法可采用定量评价,把握综合评价及可操作性原则,注意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相结合。在项目的选择上,以对中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典型的项目为主,但要注意给中学生在同一项群中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并把中学生的进步与特长发展也纳入评价的范畴。
2.2.1.1体能评价的方法。体能评价主要评定中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在以往的测定中往往用二表(秒表和评分表)一尺进行终结性评价。但这种评定方法过于简单、内容单一,很难正确、全面地反映出中学生体能状况。例如测试男生臂力的方法(引体向上),体重50公斤的中学生绝对优于体重75公斤中学生,但如果举相同的重物,后者的优势就会很明显,那么到底谁的臂力大呢?体能测试与评价应当使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具体步骤如下:1)起始班在学期开始测试50米、立定跳远、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及肺活量等数据作为中学生体能的基础数据,非起始班则用上学期的成绩作为本学期的体能基础数据;2)期中或期末再测上述数据,依据《中学生健康标准》或《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或《考核评分标准》进行绝对评价;3)依据中学生体能的基础数据进行对照评价,即取得进步幅度的相对评价;4)体能总分=体能测试分(绝对评价)+进步分(相对评价)。
2.2.1.2技能评价的方法。技能评价容易操作,但要避免技能评定竞技化。例如:单杠支撑前后摆动,只要中学生掌握了直臂顶肩,以肩为轴前后摆动,表明中学生已基本掌握技术要领,应能拿到该项目的基本分,至于他的腿直不直,幅度有多大,便可归于艺术分。如果满分为10分,基本分占8分,艺术分仅占2分,这样大多数中学生就能顺利通过,并感受到体育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快乐感。技能评定的项目可在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本校教材中选取。教师应在其中选取多个项目,学生再从中选择几个项目作为技能评定项目,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2.2中学生认识与知识的评价方法。
2.2.2.1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卷面测试一些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运动保健知识,另一方面通过短文写作、提问、讨论、口头演说、角色扮演、健康测试等方法让中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内外所获得的科学锻炼方法、自我保护的能力、体育欣赏的能力等。
2.2.2.2对中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评价方法。采用建立中学生健康档案袋的方法,档案袋中记录中学生定期体检的结果,包括身体机能、身体形态、疾病状况等原始记录,以及中学生日常病假考勤的情况,要将中学生的体育达标与体检的身体指标相结合。同时将中学生生长发育状况、生理健康状况也纳入身体素质的评价中。
2.2.3对体育与健康课认识及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
可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具体可按照主体的不同来确定评价的方法。
2.2.3.1教师评价。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方法相对复杂,不同于体能和技能评价,它具有即时性和隐现性,需要教师平时对每个中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积累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具体做法:通过访谈,了解中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建立中学生课堂行为、态度记录表,此表主要记录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养成、意志品质、自信心、自尊心和合作意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记录可由体育委员和各组组长负责,如课堂常规的执行情况等。教师主要负责记录隐性的情意表现,如意志、合作与竞争意识等。教师要及时捕捉中学生各种隐性情感的表露,为此课后要做好小结,及时追忆并记录中学生个体的情绪、情感表现等。
2.2.3.2学生自评。中学生自己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态度、常规的执行情况的评定,可通过建立独立锻炼日志(包括健身计划与锻炼效果的自我评定)、能力展示、口头演说、反思记录等方法。
2.2.3.3同伴评价法。在自评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相互评定,有建立小组学习档案、相互观察、记录进步、分组讨论、投票表决等方法。
最后,教师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多方收集的资料对中学生进行评定。
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成绩的评定,应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学生对体育认识及体育与健康的知识等方面进行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相互评价等方法,要充分体现鲜明的过程评价特点,注意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终身体育能力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等,以达到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从而促进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季浏等.体育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樊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姚蕾等.对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1).
[5]赵铃.对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89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