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分制下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柏 琰

  摘要: 本文就学分制下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反思问题进行分析,着重从四个方面展开阐述:1.新课程对研究性学习的要求;2.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及意义;3.对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现状的分析;4.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定义及意义 现状 开展
  
  一、新课程对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课程,因其在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故2001年1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作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同时在《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中对研究性学习的学分作出明确要求:“学生3个学年必须获得……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学生修习时间……研究性学习每个学分必须要达到18课时。”
  
  二、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及意义
  
  研究性学习,也称为主题研究,或者叫项目课程,……它是围绕某一个问题(项目、课题)开展研究的实践活动……概括起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项在教师指导参与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性、探究性、学习性的实践活动。[1]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社会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开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知识的产生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2]
  笔者认为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条件,组成小组,将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自主地选择研究课题,同步建构学习过程与课程内容,通过独立自主开展研究活动,整合和激活已经积累的不同学科知识,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接触社会,积累生活体验。
  
  三、对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现状的分析
  
  1.选题方面
  在研究性学习选题过程中,几乎所有学校都将选题权交给学生,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选题的目的是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学生的选题大致有以下三种:(1)关注现实生活,从社会热点问题中选题,自主设计出一些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课题,具有开放性、可操作性。比如汶川大地震后学生设计了《中国古代及近现代震后处理工作》的课题。(2)把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进行选题,比如《从中国近现代服饰变迁看社会经济发展》这一选题将历史选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学科知识充分结合起来。(3)开发乡土资源进行选题,体现学生关注家乡建设。比如《家乡文化寻根――徐州民俗文化》、《品读汉高祖刘邦》、《徐州婚庆习俗》、《汉文化与徐州旅游业的发展》。但在选题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经验,缺少指导,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1)选题太大,以高中学生的时间、精力和知识水平,难以完成课题。比如学生设计的《樱花还是军刀――中日关系》、《中美关系》,起不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作用。(2)学生选题以社会科学领域的为主,自然科学领域的较少;思辨性的为主,实践操作性的更少。理科班也有这种倾向,目前仅见的实践操作性的课题是《从徐州汉墓中考证状馍的制作》。
  2.教师指导方面
  (1)由于学生选题多集中在社会科学领域方面,学校往往将之归类为文科,这样文科教师指导数量多,理科教师指导数量少,造成文科教师无法顾及全面。而每个课题小组的指导教师往往是相关学科的一位教师,导致教师指导的不均衡。加之高中文科教师人数相对于理科偏少,这样就出现一位文科教师指导几个研究性学习小组,有的理科教师没有可以指导的小组的状况。
  (2)学生的某些选题具有跨学科性、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两个以上的知识领域,超出专业教师的知识范围,难以保证指导的有效性。
  3.评价方面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中对应该如何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规定:“学分认定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业成就,又要关注学生多方面素质和潜能发展,最终的认定要涵盖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方面的结果。”评价权力由各高中学校自行掌握,存在评价权力下放、评价观念陈旧、评价要求放宽的现象。在高考指挥棒下,一些学校搞形式主义,人人评价能通过,人人评价得高分,不仅没能起到转变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作用,反而教会了学生造假的本领。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分管理指导意见》要求:研究性学习活动15个学分,每个学分必须要达到18课时。也就是说学生每学年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必须达到90课时,由于各类学校都片面追求高考升学率,为了不冲击教学,往往将研究性学习安排在寒暑假进行,课时难以保证,教师不能及时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无法监控,同时学校的这种潜在的导向影响了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在起始年级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启动时,学生感到新奇,从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到实施阶段的调查、论证、走访,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展示,都充分显示出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但是在学年结束进行评价时,教师往往让人人过关,直接挫伤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失去兴趣,使得参与率降低。有的学生直接到网上下载应付了事,有的学生只在课题小组挂个名并不真正参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这就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衷相违背。
  此外研究性学习还遭遇来自社会的阻力。有些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学生就应该坐在教室里接受教师传授知识,担心研究性学习活动挤占学习时间,影响成绩,因而阻止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或者包办代替做学生的枪手。
  
  四、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生研究性学习
  
  1.选题方面
  不是任何问题都能引起创造动机,因此如何选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学生自主选题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选题宜小。学生自主选题最突出的问题是选题过大,比如上文提到的《中美关系》此选题,没有界定时间范围,可研究的范围很大,导致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对中美关系的每一阶段只能蜻蜓点水、浅尝则止,不能深入探究,不利于形成突出的研究成果。(2)是否具备研究条件。学生自主选题容易出现的另一个问题是不具备研究条件的选题,比如学生结合徐州历史文物设计课题《徐州汉墓设计探究》,学生缺乏研究相关的仪器设备,到汉墓实地考察的机会有限,教师、家长担心其安全问题,可行性大打折扣,教师应指导学生少选此类课题。(3)鼓励学生在自然科学领域、实践操作方面增加选题比例。中国学生比西方学生智商高、基础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差已经成为共识,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改变这一现象的有力抓手。
  2.指导方面。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因此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是关键。美国的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讲到的“平等者中的首席”很好地界定了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平等者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境转化为与这一情境共存。权威也转入情境之中。……教师是内在于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3]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决定了目前研究性学习既无大纲教材参考又无模式依照,必须重视本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在率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上海市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上海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而作为不具备上海的人文和科技条件的城市,更应该重视本校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够探索出一种与上海高中不同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模式,就更符合学校特点。[4]

  教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比如上文提到的课题《中美关系》,教师在选题阶段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就可以避免出现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历史课必修一的《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加以拓展,把选题的时间界定在尼克松上台到尼克松访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好各种研究条件,可以到学校图书馆借阅有关书籍,比如《美国史通论》(何顺果著)、《美国史》([美]大卫・罗布尔著)、《全球通史》(斯塔夫理阿诺斯著)、《中美关系史全编》(项立岭著)、《美国通史》第6卷《战后美国史,1945―2000》(刘绪贻、韩铁、李存训著)、《尼克松传》(乔治・桑特尔著)、《尼克松回忆录》(谢福安著)、《周恩来与他的世纪》(1898―1998)([英]韩素音著)、《周恩来传》(1898―1976)(金冲及主编)。教师还可以提供相关网站,如学术交流网、国际冷战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联合早报网等。教师的指导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掘研究探索的潜力,又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应用电脑、利用网络的能力;既激活学生的学科知识,又能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拓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为了提高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水平,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报告、讲座、参观学习,及时向教师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最新情况,组织学习和讨论,开阔视野,使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同时教师的指导不能仅仅立足于大纲、教材、教参,还应关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广泛涉及的内容。
  3.评价方面。
  保证课时是评价的一个前提和保障,要给教师、学生充足的时间,才能保证研究成果,因此要强化课程意识,保证课时。在钟启泉教授主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124页解释道:“为使‘研究性学习方式’尽快深入人心,有必要设置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5]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政策扶植,给予外部保障。国外和省内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法国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每周两学时排入课表。[6]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将研究性学习每周3课时正式排入课表。要求做到“四定”:定时、定人、定计划、定时小结。[7]
  如何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绝大部分可能不能称之为成果,或许他人早已得出过,或许就是课本上的结论,但这丝毫不应成为教师贬低它们的理由,只要它们是经过学生积极探索而得到的,就是他们创新精神的体现,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鼓励,让他们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乐趣。何况创新也有一个层次问题,要求还在学习的学生立即作出前人所未作出过的创新成果,要求似乎太高了些。”[8]评价的权力由各校自主掌握,各校都在探索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不是唯一的,可以以学生积累了多少知识来评价,可以以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得到提高来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获得的体会和收获,以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生活信念等来评价,结题的感悟材料应与结题报告同等重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指标为:(1)生存能力指标的强化。通过研究性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以及作为国际社会生存中的日本人意识。(2)完美人格教育,也称全人教育,或叫做完满人格教育,即非常关心除了知识、方法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完成自选课题的同时得到完整人格的塑造。(3)关心他人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与他人合作的能力。[9]不管怎样评价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关键是公平公正,激励学生自主发展。
  此外建议师范类高校开设相应的课程,对将为人师的大学生进行培训,或者培养一批与传统的学科教师不同的研究性学习专业教师。
  社会人士、社区公众、家长的支持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效的推动力。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学生要走出校门,如果社会不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只能在校内进行,其成效将大打折扣。学校培养人才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各界不应只是旁观者,而应积极参与,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理解、认同支持研究性学习,聘请徐州市几所高校(如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的学者、不同领域的企业家、经济学家开设系列讲座,充分挖掘、借助家长中各行业领域工作者的智慧和经验,为教师指导研究性学校做示范,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开阔视野予以指导。
  开设研究性学习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是正常的,我们应该积极应对,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谢奎芳.论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模式构建.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3,第5卷,(1).
  [2]任桂平.对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北地区为例.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
  [3][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38.
  [4][7]苗长广.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2000―2001学年研究性学习课程实验总结报告.教育发展研究,2001,(5).
  [5]钟启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6]邹璐.国外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及启示.现代校长高参.
  [8]储理才,吴端恭.工科数学研究型教学活动的实践与思考.集美大学学报,2005.3,第6卷,(1).
  [9]孟祥林.美法日研究型课程设置之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11,第3卷,(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1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