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 成 江 舰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应探索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乐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快乐体育 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
  
  一、快乐体育的内涵
  
  快乐体育是指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而体验到深层的心理快感或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快乐体育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是对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某些僵死的、被动的以及缺少乐趣等局面的反思。快乐体育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是以情感教学理论为基础。教育论认为情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自觉、主动为前提才有可能取得成效。快乐体育教学的特点是:1.体现“以生为本”、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2.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3.启发式教学,强调教法的多样性和学法的实效性。4.严密的课堂纪律与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相结合。
  
  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快乐体育要求我们对一些体育教育观念进行更新:首先是改变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倡导以情感教学为导向,在发展学生体质的同时进行知、情、意并重的人格教育。其次是改变体育教学中教师使用强制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和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采用启发式的教法与创新思维的学法,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加强这门艺术的修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实效。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身心成长。可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因此,只有师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言,学其道”。教师的情感不但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而且随之直接感染每个学生。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认识水平,关爱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下自觉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二)创新教法,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活学。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不断改革创新教法,寻求更适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的教法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又要新颖有趣、易难适度、富于变化,使教学气氛轻松愉快,使学生乐学、活学。在准备运动中,运用简单轻松的游戏或器械操等作为课的开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可采用游戏、竞赛、学生自主选择练习方法等方式进行,使练习的形式多样化,学生活学巧练,达到自我锻炼、自我体验乐趣的目的。充分发挥学生各自优势和特长,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束部分的放松整理运动,可引用韵律操或舞蹈等形式进行,让师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跳起来、舞起来、笑起来,并在欢快的气氛中调节肌体、放松身心,使学生在欢乐、团结、成功的喜悦中结束课堂教学。这样,学生真正享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这样的体育课才是名符其实的快乐体育课。
  (三) 因材施教,分层递进,让学生学有所得。
  因材施教,分层递进,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快乐体育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当中,确实存在着运动水平和从事体育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追求目标、个性心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差异。教师只有最大限度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积极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新型的教学方法是:将学生按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强弱不同分为男女A、B、C各三个小组,根据学生技能的差异分别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练习要求,实行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如在跨栏跑的练习中,不同小组的学生所跨的栏高、栏距都各不相同,技能强、速度快的学生调高栏高和增加栏距,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愿望;技能稍差、速度稍慢的学生降低栏高和缩短栏距,让他们也都能三步过栏。又如在200M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三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五、三、一跑道上跑。再如在400M跑的练习中,要求学生按A、B、C组的顺序分别在第三、二、一跑道上跑。这样,让素质好、技能强的学生跑外道增加距离和难度,提高要求;让体质和技能稍差的学生跑内道缩短距离,降低要求,使大家几乎同时完成练习任务。通过这样的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自身能够完成的练习内容;同时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施展才能的空间,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学有所得并获得更多的成功感。
  (四) 教学内容搭配得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对事物感到新颖而又一无所知时,最能激起求知欲,对符合本人运动水平的活动容易产生兴趣。因此,教材内容的搭配要与学生年龄相结合。在同一活动中,常因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的差异,致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的程度不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密切的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单调乏味的教材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如学生上球类课时学习兴趣浓厚,而这项运动对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弹跳、速度、力量等各项身体素质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材内容的搭配、分析教材和确定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的以下四点:1.教材内容的搭配,要以大纲为主,结合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2.从教材的选择到挖掘教材的内涵,不只考虑具体教材的动作本身,而且考虑教材背后所具有的特性和内涵。3.教材分析,充分认识和理解教材纵向衔接、横向联系和知识的系统性、层次性。4.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和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强调合理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结论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以最佳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快乐、喜悦、和谐的情感与气氛。让学生喜欢学、乐于学,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自觉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体育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成功教育的必经之路。事实证明,通过以上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当然,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并不代表教学的整个过程,而是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创新教学的一个点,是培养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为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9985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