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如何设计学生的作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从事教育事业已有二十五年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的体会到现在的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新课标注重的是培养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创造性。不提倡学生被动的机械的重复的完成学习任务,在此浅谈自己在学生作业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激发兴趣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 因此,教师必须变换作业的形式,激发学生认真完成的兴趣。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业
  就是把书本上单一乏味的作业改变表达方式,把他们与动手操作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口算乘除法后布置的作业是:(1)、自己制作口算卡片,并说出答案。(2)、同桌相互交换自己的卡片。又如在教完分数的初步认识后布置的作业是:(1)请同学们用同样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1/2 、 1/4 、 1/8等。(2)比较1/2和1/4的大小。这一组作业使学生口、脑、手并用使之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又如:我们学校有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当她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春天到了,春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我决定明天带你们去春游。春游时大家都要带點心,这次春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生能主动参与的作业
  现实中有许多学生都喜欢把写作的时间用在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因此老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探索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如:我在教完七册语文第三单元后让学生仿照报纸的封面设计,课外手抄各类知识,办一期“手抄报”或剪报,并在班内评比。本题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二、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之间的知识与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学生可选择B,稍差可选A。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作业:①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③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又如我在接任新班时,将班里的优、差生分为两组,在编排学生座位时将优生编在“单”号位上, 把差生编在“双号”位上。对有些课文的作业按其要求的高低或知识的深浅程度设计成两类,将难度大的作业布置给“单号”位的学生完成,另一类难度小的作业给“双号”位的学生做,这样即使优生加深了知识的掌握,有使差生顺利的完成了作业,有力的调动了全班学生的作业兴趣。此种设计可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合理适量的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作业设计时务必少而精,形式多样。高质、高效富有启发性,这样的作业设计才符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精神,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让他们感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活泼的发展。这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积极地,认真的,愉快地完成作业,而不把作业当作是自己的负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9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