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有效改善小学生作业拖拉的习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小学生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很普遍,总是能找到借口进行拖延,这样的习惯如果不能及时改正,不利于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素质教育发展。作为小学教师要及早改善小学生的这一不良习惯,找到他们写作业拖拉的主要根源,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从“心”出发,有效改善小学生作业拖拉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作业拖拉;改善方法
教师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小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習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的作业完成度不高,出现写作业拖拉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而导致小学生作业拖拉的因素有很多,如小学生自制力不够,时间观念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等,有些小学生甚至出现了害怕写作业的心理,没有足够的自信心去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找到根本原因,从源头上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就如何改善小学生作业拖拉的习惯进行阐述。
一、从“心”出发,找到拖拉作业的原因
有些小学生在结束一天的课程学习之后,想着该怎么去玩,并没有将写作业的事情记在心里,有的小学生拖拉作业并不是他们速度慢,而是找各种理由拒绝写作业,有些学生上课时不认真听讲,新知识掌握不好,写作业时比较困难,渐渐地便产生了厌烦的情绪,还有的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同时面对着教师与家长的双重施压,写作业时情绪低落,导致作业完成进度缓慢,出现这些状况时,教师要及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清楚地知道学生为何不愿意写作业,了解情况后要依据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正,结合小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慢慢地消除他们的消极心理,尽快改掉写作业拖拉的毛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二、多鼓励多激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部分学生写作业时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害怕出错时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认为自己很没用,内心逐渐产生羞耻感,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错误,失败乃成功之母,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出错的权利,只要及时改正就能成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写作业的兴趣。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上交之后,要及时地提出修改意见,对于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提出表扬,比如“你的字写的正好,继续加油”、“你这段时间的进步很大”、“作业做的真棒”,小学生的竞争意识很强,事事都想出头,在学习上也不例外,当受到鼓励时,下一次便会更加高效率地完成作业,争取得到老师更多的表扬,同时教师也要多多激励那些作业质量完成度不高的学生,比如“今天进步了,希望继续保持”,降低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使得他们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提升小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
三、排除外界干扰,集中学生写作业的注意力
小学生正是处于爱玩的年纪,自制力不强,任何新鲜事物的出现都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窗外落下一片叶子、汽车发动时的声音等等,写作业时,一会儿玩尺子,一会儿要削铅笔,一会儿要上厕所,总是不能把注意力放在作业上,左顾右盼,拖延写作业的时间。要排除外界的干扰,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写作业的环境,小学生在写作业时,家里不要有任何的噪音,父母更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安静地在旁边做自己该做的事,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到作业题目上,发现学生停下时,家长不要打扰,有可能他们正在思考问题。教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时的情况,在检查作业时可以给出相应的评价。
四、强化学生时间观念,改善拖拉习惯
小学生的时间观念不强,任何事情只要做完就可以了,不在乎完成需要花费的时间,因此要改善小学生作业拖延的习惯,必须要强化他们的时间观念,培养他们有意识的加快速度。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举一些珍惜时间的名人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也可以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成功的学生可以领取一定的奖励,失败的学生什么也得不到,比如学习加减法时,让学生进行竞赛,看谁能够算的又准又快,超时的就要接受一定的惩罚,这种奖惩制度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能够从竞争中意识到拖拉的坏处,争取下次做到更好,只有增强了学生的时间观念,才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改掉拖拉的毛病。
小学生作业拖拉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不利于小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一定要明确学生作业拖拉的原因,有足够的耐心,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改变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做好长期与坏习惯做斗争的准备,教师要加强监督作用,与家长紧密配合,逐渐消除学生作业拖拉的心理,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快乐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郭欣钾.浅谈小学生作业拖拉的成因与对策[J].小学教学研究,2018(24).
[2]童克智,胡晓红.小学生作业拖拉现象转变之我见[J].文教资料,2017(29).
[3]童克智.小学生作业拖拉现象分析与建议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4871.htm